06

用爱托起困境少女的大学梦 这里没有血缘,却给了她改变命运的勇气 2025年08月08日  徐碧颖

8月5日,记者来到银川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市未保中心”),一间布置温馨的房间里,整齐地摆放着写满笔记的习题册、模拟卷和教辅书,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端正地摆放在正中央。薄薄的几页纸字字千钧,诉说着一位学子无数个日夜的刻苦努力,也承载着市未保中心与社会各方对通知书主人的殷切支持与期望。

一份录取通知书背后的温暖守护

“这份录取通知书来之不易。”市未保中心相关负责人小心翼翼地拿起通知书向记者介绍。通知书的主人名叫小悦(化名),三年前突遭家庭变故来到市未保中心,“刚来时,小姑娘见到所有人都很拘谨,眼神里充满了不安和迷茫,内心的伤痛无法诉说,心理状态较脆弱。”市未保中心工作人员说。

从住进市未保中心的那天起,日子就像一条被重新编织的毛毯,悄悄地把小悦包裹进温暖里。

在银川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市未保中心不仅为小悦提供了安全住所和基本生活保障,更注重孩子的心理疏导和成长支持。市未保中心为小悦准备了单间和崭新的学习桌椅,工作人员随时提供帮助,利用办公电脑和网络,为小悦听网课、报志愿提供便利;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引入专业老师和爱心志愿者提供课业辅导和关爱帮扶,进一步增强学习沟通能力,改善心理健康状态;与学校建立紧密联系,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假期,生活老师会带小悦看电影,去览山公园看日落;心理老师为她进行专业心理辅导,通过沙盘游戏等方式,帮助她逐步走出阴霾,重建内心秩序……这里不是临时停靠的码头,而是帮助遭遇困境、走投无路的孩子们重新长出根须的泥土。

家人般的关怀、踏实心安的避风港让小悦感受到了温暖与依靠,也点燃了她改变命运的决心。“这里给了我安全感,让我从心底生长出力量和勇气。”小悦说。

重新起飞 长出爱的羽翼

8月1日下午,一辆绿色的邮政车驶入市未保中心。“到了,通知书到了!”小悦闻声飞快地冲出来。“小悦同学,请在这里签字确认。”市未保中心工作人员纷纷上前祝贺她。“老师、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我……”这一刻,泪水先于话语,哽咽代替表达。

“不哭孩子,这是你努力应得的!”工作人员抱住小悦,喜极而泣。曾经蜷缩在小小角落里默默承受孤单与委屈的小姑娘,如今把大红的录取通知书摆在书桌,眼睛亮亮地说:“原来我也可以被骄傲地介绍给别人。”

“别的孩子有的,我们孩子也要有!”大学报到的日子临近,市未保中心工作人员精心为小悦准备了一场特别的“升学礼”,将三年来的爱与守护化为一笔笔实际的关爱:协助小悦向户籍地民政部门申请“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助学金(每年10000元)、落实孤儿养育津贴(每月1200元),两项合计每年兜底保障24400元,直至她完成学业。同时,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也表示将为小悦提供学费、生活费等资助。这几天,工作人员还跑了几个地方为她购置了新学期生活用品,将“家”的温暖与牵挂传递到小悦手中。

市未保中心相关负责人望着即将奔赴大学的小悦,心中无限感慨:“银川市未保中心希望能以众人之力,用爱和温暖为每位像小悦这样的困境儿童插上翅膀、铺就阶梯,让这些本该在家人呵护下长大的孩子重新拥有面对生活的勇气,让每粒种子都能积蓄破土的力量,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从市未保中心到高等学府,从孤苦无依到优秀自信,小悦的故事,是银川市困境儿童在政府保障、社会关爱和自身努力下,奋发向上、改变命运的生动写照。这趟旅程印证了银川市未成年人保护网络的温度与力量,也为更多身处逆境的未成年人带来了希望。

记者 徐碧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