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网言网语 2025年08月11日  梁莉薇

新闻背景

家长不在家孩子凌晨被上门抽血

8月6日,广东湛江有家长反映,4日凌晨自己上夜班、两孩子单独在家时,被当地村委会等工作人员上门抽血。

8月7日,属地街道办人员称,系突发有基孔肯雅热情况需排查,3日晚上门时孩子曾称近日有发烧,工作人员就此事联系家长沟通抽血,但家长不配合,因涉及公共安全,故联系民警联合上门工作。当事家长称,抽血几日后孩子仍有头晕等不适症状。

街道办人员称,已联系儿科医生上门并与家长沟通。目前霞山区卫健局已介入。

近期,广东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截至8月2日已累计超过7700余例。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有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慢性关节痛。

网言网语

网友@重舟:“不合法,也不合理,必须经过家长,且征得家长同意。”

网友@场外观众:“小朋友同意?这么没有下限啊?”

网友@健康快乐:“谁家街道办人员凌晨还挨家挨户工作?”

新闻背景

茶饮“瘦瘦瓶”瘦的是瓶子?

饮料可以让人变瘦、变美?当然不能。近日,媒体一篇调查报道揭开各种茶饮品牌的文字营销:所谓“瘦瘦小绿瓶”“纤体瓶”“轻体瓶”“纤畅小蛮腰”,消费者以为是指饮料有减脂瘦身的效果,实际上,在产品详情页,却有不起眼的小字标注“瘦瘦、轻盈指新方形瓶型更瘦更轻便、不指代功能性”;还有所谓“不另加糖”或“零添加糖”,让人误以为饮料本身不含糖,实际上有故意引导消费者忽略果汁本身的果糖含量的嫌疑。

网言网语

网友@人间清醒:“一杯“纤体瓶”热量≈一碗饭,喝了个寂寞……原来“轻盈”指的是我的智商被轻轻掏空?”

网友@小能手:“建议这些品牌直接改行做魔术师,毕竟‘大变活字’的戏法玩得比刘谦还溜。”

新闻背景

火锅店的菜单竟有两副“嘴脸”

近日,有博主反映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一餐厅涉嫌“缺斤短两”“阴阳菜单”:本地人消费羊围脖肉卷只要198元,外地游客却需支付298元。

8月2日,据媒体记者从海拉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局已对涉事餐饮店现场进行检查核实,并于当日立案调查。有记者联系涉事门店,显示对方电话已关机,有网友称该店已暂停营业。

网言网语

网友@林静:“旅游发展要有长远规划,否则被短视利益一叶障目,注定会搬起宰客的砖头,砸了自己的锅。”

网友@奶泡茶:“差价足足100块!这是把游客当“肥羊”围脖宰啊?”

新闻背景

假道具假证书假医生

别让直播间里的“白大褂”骗了

据《法治日报》报道,来自陕西的张昕(化名)父亲沉迷于某社交平台上一名“医学专家”的健康课程,一旦头疼脑热就去“问专家”,已两次花高价购买对方推荐的“神药”。张昕根据父亲提供的“专家”信息,向所属医院官方渠道求证,得到的回复却是“本院无此医生”。

近年来,类似穿着白大褂的“伪专家”在网上很火。他们利用消费者的健康焦虑与信息差,以“正规”外衣包装实施诈骗,背后则是一条围绕假医生身份认证、道具造假的灰色产业链。

网言网语

网友@胡栖安:“平台责任首当其冲,应切实履行好守门人的责任,坚决不给骗子生存的土壤。”

网友@妙啊:“医学是科学,不是玄学!子女们多关心父母,提醒他们认准‘国家卫健委官网’可查的医生。”

文字由  梁莉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