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爱心妈妈”的帆布包 装满对困境儿童的关爱 2025年08月15日  肖梦琪

兴庆区胜利街街道祥和社区网格员贺锦月的帆布包里,总是装着给困境儿童小语、小言姐弟俩准备的礼物。这样的习惯她已经坚持了两年,自从成为“爱心妈妈”后,她就成了这对姐弟生活中固定的温暖身影。

三年前,小语、小言的父亲因意外去世,母亲李娟抱着两个孩子蹲在派出所走廊崩溃大哭。当时赶来协调后事的贺锦月对她说:“以后有难处,咱们一起扛。”从那以后,贺锦月总会在网格巡查结束后绕道去李娟家,陪她聊聊生活琐事,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小言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贺锦月特意打听了入园政策,拿出一张记着社区卫生服务站体检流程的便签纸,告诉李娟带户口簿去办理,困境儿童家庭有绿色通道,不用排队且基础项目免费,每月可以申请减免200元保教费,并递过申请表,让李娟填好后由她帮忙上交。

贺锦月在一次走访时,小语举着作业本跑过来,苦恼地说有个英语单词总读不准。贺锦月立刻从包里掏出音标卡片,在桌上比划着拆分音节教她,渐渐地,小语的朗读声越来越响亮。临走前,贺锦月又记下一项新任务:帮小语申请“微心愿”帮扶资金,解决绘画班的费用问题。这样的走访是贺锦月的工作常态,祥和社区共有8名困境儿童,她和“爱心妈妈”们的足迹遍布辖区每一个角落,除了送雨靴、暖手宝等物资,还经常带着文具、零食去看望孩子们,随时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今年以来,兴庆区通过系统化、精准化、多样化、规范化举措,深入推进“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在团队建设方面,联动多部门招募620位“爱心妈妈”、19个“爱心团队”,成员涵盖妇联干部、党员、爱心人士等,并联合教育、民政等部门摸排录入570名困境儿童信息,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建立“一对一”“多对一”帮扶台账,落实“每周一电话、每月一关怀、每季度一家访”机制。在活动开展上,以“一月一主题”形式举办亲子活动,实现百余个“微心愿”。 同时建立关爱行动管理机制,通过赋能培训提升帮扶能力,联动积分平台实施激励礼遇,选树宣传优秀典型。

“以‘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为纽带,从个体帮扶到体系化服务,用细致举措与多元力量为困境儿童撑起成长保护伞。这不仅是温暖的传递,更构建起社会协同关爱网络,让每一份守护都成为照亮童年的光。”兴庆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说道。

记者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