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餐饮不再只是果腹的选择,当厨房与城市地标与烟火气撞个满怀,食物便成了读懂一座城的密码。比如说,最近让银川人不断关注的览山涧餐厅,虽然在试运营阶段,但已经吸引了不少人的光顾与品尝,它在传统与新派的碰撞里,酿出独一份的餐饮情怀。
A与地标共生的巧思
位于阅海湖边、抬头就能看见览山公园的览山涧餐厅,是最近很多人吃早茶的地方。早上八点开门,迎接四面八方的食客。很多人一开始进入,以为仅仅是平凡的早茶店,紧接着却被这里的氛围感打动,宛如进入一处巨大的“水帘洞”,门口是紫霞仙子的人脸雕塑,显得颇有艺术感,而旁边则是悟空扛着金箍棒蹲坐在水帘洞里。漫步这里,耳边不断循环着《一生所爱》的音乐,似乎在某一平行时空,回应着镇北堡西部影城里的浪漫。店里还有特色茶饮区、宁夏文创区,更将这种地标美食文化诠释得更为真切。
每天清晨,大堂的玻璃挡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宁夏美食和新派美食,都是现做的,从千层牛肉饼,到牛肉大葱小笼包、吴忠手撕鸡、牛肉饸饹面,再到布朗尼,罗氏虾刺身,各式新派茶饮,比如览山醉、绯霞冷翠,也可以任意选择……让人目不暇接,又充满惊喜。
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初在阅海湖边打造这样一个美食中心,以早茶文化为主,就是希望打造出属于银川的地标美食,“览山涧坐落于阅海湖畔,览山公园旁,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可以有这样的姿态和情怀”。
这几年,他一直在考察,发现外地很多早茶店,其实都开在公园里,在地标建筑旁,从兰州黄河大桥边的璞玉餐厅里飘出的牛肉面香,再到扬州公园里的早茶味,这些扎根于土地与情怀的餐饮空间,正用各自的方式诠释着“存在”的意义——有的是璞玉般的本真,有的是与地标共生的巧思。
B数字里的烟火:定价表上的城市性格
览山涧的后厨,藏着一组耐人寻味的数字:270份精品羊杂、142份的饸饹面、79份的羊杂饸饹面……这是最近某一天,早晨的销售量。看起来高端的就餐环境,因为价格亲民,所以格外畅销。
来这,不仅不用花太多的钱就餐,还能共享着公园的绿意与阅海湖畔的风。更有意思的是,菜单设计时本想定60种菜品,最终却生出80种,多出来的20种,全是餐饮人凌晨四点上班时,凭着“这口鲜得让本地人点头”的直觉加的料。
在览山涧,没有售卖牛肉拉面,却偏把羊杂和蒿子面做出了花。牛肉蒿子面的清香里带着高原的凛冽,精品羊杂的浓郁裹着黄河滩的粗犷,羊杂洗得干净,处理得细致、认真,喝一口汤也没有太油的感觉,而是上面飘着的番茄汤的酱香,连定价都像西北人的性子——明明白白,不绕弯子。就像璞玉无须雕琢,但那份厚重早已融入滋味里。
在这里吃一顿早茶,惬意就藏进了这慢时光里。本地面点占三成,西点与布朗尼、罗氏虾刺身偶尔客串,新中式茶饮可以选择,让饮食更加多元化,兼容并蓄,来这可以从早上7点钟,一直坐到下午2点半,除了尽情欣赏窗外宛如加了滤镜的阅海湖,任时光溜走,也可以享受传统美食与新派美食的碰撞,带给人们的惊喜。
C从“高冷”到“亲民”:新派餐饮的温度哲学
有趣的是,这家扎根地标的馆子,价格都在悄悄往“亲民”里走。在这里,一份羊杂,也有29元的平民款;主打高端茶歇的空间,摆上了15元一杯的“紫霞仙子”冷萃茶,喝的就是一个情绪价值,生怕游客觉得“门槛太高”。
新中式茶饮的加入更像个温柔的注脚。纯茶的清苦,茶沫的绵密,配着本地面点的扎实,不仅中和了地标餐饮的“距离感”,还添了新趣。它们不再执着于“我有多独特”,而是琢磨“怎么让更多人爱上这份独特”。
厨子们或许不懂什么叫“情绪价值”,但他们知道:凌晨四点熬的羊汤要够浓,七点端出的早茶要够鲜,中午歇业时擦得锃亮的灶台,要对得起“这是我们城市的味道”这句话。就像览山涧的菜单上没写的那句话:最好的餐饮,是让本地人吃着习惯,让外地人吃着新鲜,让所有人都觉得——“嗯,这很‘银川’,这很‘我们’”。
或许,餐饮的最高境界,是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它有烟火气,有情怀,有让陌生人坐下就想聊两句的温度,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儿吃,就像在这座城里扎根了片刻。”
D地标里的厨房:当餐饮成了城市的社交名片
在公园里开餐厅,本身就是场与城市的对话。银川览山涧望着阅海湖和览山公园,广州白天鹅守着珠江,扬州早茶店藏在园林深处,它们不只是吃饭的地方,更是本地人“带朋友打卡”的底气——“你看,我们城市的烟火气,都长在风景里”。
装修的设计,是从“水帘洞”“紫霞仙子”上找灵感,连厨子上班都带着点江湖气:四点备料,七点迎客,中午歇业时,灶台边还能听见几句“昨天那桌游客说咱的特调:大圣抹醉,紫霞仙子,不仅好看,还非常有电影感”。把影视IP揉进西北菜里,吃的哪是饭,是一代人的情怀共鸣。
社交属性在这里也被放大到极致。情侣来这里,除了体会阅海边吃羊杂的烟火气,也可以点一杯“大漠孤烟直”,看杯子里的“流沙”要流动140秒的浪漫,哪怕是独自来喝杯“冷萃茶”,看着窗外的地标,也能生出“我与这座城共处此刻”的微妙联结。
记者 冯元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