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静怡
金凤区第十八小学六年级(8)班
指导老师:张婷婷
美,是心灵上的享受,是精神上的折服。
“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从记事起,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经常会教我们背一些关于母亲河的诗句,对我们讲述着母亲河的伟大与悠久历史,我总是不屑一顾,并不能理解他们的做法。因为,银川在我眼中,永远都是灰色的,灰蒙蒙的街道,灰蒙蒙的城市,即便这是我的家乡,我最温暖的避风港,我也没有半丝喜欢,更别说一条河了。
可听着他们频繁的介绍,我还是打算去看看,去感受一下他们所说的黄河。一次偶然机会,我们一家来到了黄河边。我拨开身旁杂乱的树枝,穿过蜿蜒的小道,来到了黄河岸边。只是轻轻一瞅,我便被黄河吸引了。此时已是黄昏,夕阳斜照在涌动的长河中央。随着黄河水的晃动,夕阳便在水中轻轻摇摆,颇有些破碎的美感。我朝远望去,那黄河似是没有尽头,只有奔流不息的黄河水,还真有点“从天而降”的感觉。
我俯下身子,将手伸入水中,静静感受黄河水的奇妙。水,是温柔的,但略微有些冰凉,如妈妈轻柔的爱抚般温柔。我收回了手,更加专注地欣赏着黄河。我现在心里再也没有了质疑,而只剩下了痴迷,看着蜿蜒流淌的黄河母亲,我想到了老师对我们说的:“黄河是我们宁夏子民的母亲,是她用甘甜的汁水养育着我们世世代代的子孙。”
这时的黄河在我的眼里,是一条金色的长河,金光闪闪,那么耀眼,那么令人崇拜。我不禁开始了无尽的遐想,想着古时的宁夏先民是如何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创造了文明,点燃了名为智慧的火种,贺兰山岩画、与宋朝分庭抗礼的西夏国……我的思绪越飘越远,直至我惊醒过来,太阳已然消失在天际。我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对黄河的敬仰,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那条金色长河。
如今的我与之前大有不同了,因为对银川有了新的认知,在我的心目中,那曾经平淡无光的银川已经是金色的,同黄河一起在中国地图上闪闪发光,尽情散发着属于她的魅力。
有人喜欢初春的桃花,因为它开得灿烂;有人喜欢盛夏的蝉鸣,因为它动听;而我喜欢宁夏的黄河,因为她黄得灿烂,水声婉转动听,更因为她点亮了我,让我认识到了真正的美,真正的美不是大众的审美,而是心灵的认可。
夕阳的最后一缕金光掠过河面,为黄河镀上温柔的金边。我站在岸边,望着那奔腾不息的水流,忽然懂得:所谓家乡的美,从不是一眼可见的鲜亮,而是藏在黄河的褶皱里,藏在人民的风骨中。是黄河,用千年的流淌,教会我们何为坚韧;用包容的胸怀,告诉我们何为归属。
如今再看这片土地,灰色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黄河水浸润出的厚重金黄。那光芒里,有先民拓荒的足迹,有两岸儿女的笑语,更有我心中对 “家” 的全新注解:真正的美,从不是刻意的绚烂,而是当你读懂了一份牵挂,便再也移不开凝视的目光。
黄河依旧东流,而我的心,早已在这里扎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