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口角歪斜、闭眼困难、抬眉受限,连笑都变得僵硬,你的脸突然“不听使唤”了?近日,记者从江苏省中医院紫东院区获悉,进入盛夏以来,面瘫患者数量明显激增。不少患者在发病前都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比如熬夜玩手机、运动后立刻冲冷水澡,或是长时间对着空调、电扇直吹等。
这些人群夏季易“中招”
今年32岁的陈女士(化姓)是一名高中老师,放暑假后想好好放松一下,便连续几天熬夜玩手机。8月1日清晨,当她像往常一样端起水杯准备刷牙时,突然发现水从左侧嘴角不自主漏出。她抬头看向镜中的自己,竟发现嘴角歪斜、左眼无法闭合,左半边脸完全不听使唤。陈女士急忙赶往江苏省中医院紫东院区就诊。针灸康复科副主任中医师周俊灵在询问病情后,确诊她患上了面神经炎,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面瘫”。
周俊灵介绍,夏季是面瘫的相对高发期,门诊患者数量会明显增多。该病发病较急,往往没有先兆,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其中,过度贪凉、风寒外邪是首要致病因素。许多人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这会降低人体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或是在大汗淋漓后立即进入空调房、用冷水洗澡、饮用冰水或寒凉水果,面部血管在剧烈的冷热刺激下极易发生痉挛,使面神经管中伴行的面神经受到压迫,并影响其血供,进而诱发面瘫。
身体过度疲劳也是关键诱因。夏季正值暑假,不少年轻人因频繁熬夜导致作息紊乱,直接降低了身体抵抗力。他特别提到,女性在月经期间身体抵抗力本就相对较弱,再熬夜或受凉,发病风险会进一步升高。此外,还有一些“面瘫”是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问题、代谢疾病(糖尿病、甲亢)等因素引起的,且这类情况多有感受风寒的病史。
避风寒、调饮食、适度运动
周俊灵指出,面瘫最常见的症状是表情肌瘫痪,患者可能出现口角歪斜、无法抬眉、闭眼、皱鼻,吹口哨,鼓腮漏气等情况。若面神经损伤节段位置偏高(如位于面神经管内及以上),患者可能同时出现味觉减退或丧失、对声音异常敏感、泪液或唾液减少以及耳后乳突区疼痛等症状。
在临床治疗方面,医生通常会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激素减轻、消除面神经水肿与压迫,同时配合营养神经药物进行治疗。此外,针灸、理疗和中药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他强调,抓住“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的原则,在疾病发现伊始,即进行针灸、理疗、中药的早期干预,对缩短病程、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面瘫正常恢复需要1~2月的时间,很少一部分患者治疗周期会超过2月,总体预后相对较好。
周俊灵强调,对于面瘫患者来说,日常调护至关重要,否则会影响病情,导致出现并发症。从中医角度来讲,核心调护原则可概括为避风寒、慎起居、调饮食、畅情志。比如,空调、电扇不可直吹面部,出门时建议佩戴口罩保护面部;同时要少吃生冷食物,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建议在晚上9点到11点间入睡。康复期间还应避免食用发物,并保持心情舒畅平和。
据《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