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用心守护希望 用爱编织生命 ——银川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姚海蓉 2025年08月21日  沈亚婷

在银川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宝宝墙”与“心愿墙”上的婴儿笑脸和新妈妈寄语,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也见证着生殖医学团队的坚守。作为中心主任,姚海蓉与这面墙有着特殊的情感联结——二十六载从医路,她从产科新兵成长为生殖医学领域的带头人,用倾听温暖焦灼心灵,以匠心雕琢生命希望,与团队共同筑起这堵象征爱与新生的温暖之墙。

倾听与守护:让孕育不再孤单

1999年2月2日,姚海蓉初入产科,医生办公室里夜班医护的热烈交流至今难忘:有人顺利接生,母子平安;有人为妊高征产妇抢救至凌晨三点。这份紧张有序中的勃勃生机,点燃了她对生命的敬畏,成为从医路上最坚定的坐标。2012年转战生殖医学领域后,她见过太多孕育受挫的家庭——卵巢功能下降、复发性流产、输卵管梗阻……不同病症背后,是同样的焦虑。因此,即便门诊量巨大,她坐诊时总愿放慢节奏,耐心倾听患者的伤痛,安抚他们的情绪。

2020年,一对夫妻带着四年未孕的焦虑而来。男方因素导致原发不孕,第二代试管婴儿助孕获得12枚优质胚胎,却在六年内经历6次移植失败——2次未着床,4次孕早期流产。反复的希望与失落,让妻子承受着身心双重创伤,常彻夜失眠。姚海蓉一边疏导情绪帮他们重建信心,一边为妻子做详细免疫检查,发现非典型抗磷脂综合征、桥本式甲状腺炎等并发症。针对性治疗计划逐一破解难题,第七次移植后,妻子终于妊娠成功,今年1月迎来期盼已久的孩子。“她们不是冰冷的病历号,是托付希望的人。问诊不仅是医学判断,更是心灵慰藉。”姚海蓉说。

匠心与传承:让技术照亮前路

在年轻同事眼中,姚海蓉是严师亦是益友。2013年,她率先将三维超声引入宁夏,精准诊断子宫畸形、宫腔粘连。手术台上,她用微型剪刀、球囊支架修复宫腔粘连,如同呵护珍贵土壤,尽力保留每一寸子宫内膜;面对重度粘连,耐心精细分离以恢复盆腔解剖;腹腔镜下输卵管复通时,细如发丝的6-0缝线在她手中稳健穿行。“手稳一分,病人苦痛就少一分,希望就多一分。”这是她常对年轻医生说的话。

多年来,她不仅坚持磨炼技术,更在手术台“实战教学”,手把手指导操作,将经验传递给后辈。“看到科室年轻力量成长,这份薪火相传的欣慰,是职业路上的宝贵财富。”姚海蓉说。

如今,年逾五十的她鬓角已染风霜,“银川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银川市好医生”等荣誉加身,但“宝宝墙”上不断新增的笑脸与寄语,才是她和团队心中最重的勋章。“每一张笑脸、每一句寄语,都是最真挚的肯定。”在她心中,最美的天籁是新生儿的初啼,为了这份天籁,她的步履永不停歇。

记者 沈亚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