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会晤。国际舆论称此次会晤具有“历史性”意义,这不仅是美俄领导人4年来首次面对面会晤,也是特朗普与普京自2019年以来的首次见面,还是近10年来俄总统首次踏上美国领土。
特朗普和普京都表示,此次会晤“具有建设性”“富有成果”。不过,双方未就俄罗斯与乌克兰停火等问题达成任何协议这是否意味着,此次会晤的成果不及双方预期?专家分析,尽管美俄就如何解决俄乌冲突仍有一些关键议题无法谈拢,但元首会晤仍给未来解决这些问题带来机会,同时亦为美俄关系止跌回弹带来希望。
未达成任何协议,但双方都“满意”
此次美俄元首会晤以“三对三”形式举行,除特朗普和普京外,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以及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一同出席会谈。
特朗普与普京在会晤后召开联合记者会。普京称俄美关系实现翻篇并恢复合作“重要且必要”,希望与特朗普达成的谅解可以为“乌克兰的和平铺平道路”。特朗普随后表示,会晤取得一些进展,但尚未就“或许是最重要”的一个议题达成协议,后续仍有“非常好的机会”。
尽管特朗普和普京都对会晤作出积极评价,但双方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值得关注的是,会晤持续时间近3个小时,而此前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会晤可能持续6至7个小时。会晤后的联合记者会相当简短,普京和特朗普都没有回答记者提问。佩斯科夫对此表示,这是因为双方已作出了“详尽的陈述”。另据媒体报道,原定举行的俄美代表团午餐会也被取消,普京和特朗普在会晤后立刻离开了安克雷奇。
这是否意味着,此次会晤的成果不及双方预期?
“此次会晤前,特朗普和普京都没有表示要将达成协议作为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国际政治研究部主任赵海说,“应该说,二人实现会晤本身就是一个重要成果。”
赵海认为,就俄乌冲突等问题,此次俄美元首会晤能达成一份协议的可能性是极小的。这不仅是因为解决相关问题面临各种障碍,更是因为特朗普无法在同普京会晤后立刻对俄乌停火“拍板”,这相当于把当事方乌克兰和美国所谓的欧洲盟友都弃之不顾。
“此次‘普特会’的核心意义在于,俄美两国一度陷入‘冰点’的关系出现恢复信号,双边关系或基于此次会晤打下的基础继续发展。”赵海说。
在拜登政府时期,美俄关系持续紧张甚至陷入完全敌对状态。赵海分析,特朗普第二次执政后想做斡旋俄乌冲突的“中间人”,意味着美俄两国和双方领导人的立场较此前发生变化,这给美俄关系迈过“分水岭”提供了契机。此外,近年来美俄经贸关系几乎缩减为零。此次会晤给美俄经济关系在极低的基础上实现恢复,以及政治关系从低谷反弹,都带来了希望。
俄乌停火难解决,俄美则“有进展”
尽管美俄领导人均在会晤后传达积极信号,但双方并没有就解决俄乌冲突达成实质性协议,也没有实现俄乌停火。就在“普特会”当天,俄乌交火仍在继续。美俄元首会晤为何无法实现俄乌停火?当前各方就化解俄乌冲突的主要“堵点”在哪?
赵海分析,美俄两国元首均在宏观层面上表达出想要结束俄乌冲突的意愿。但解决该问题的核心在于,俄乌两国如何交换领土、乌克兰在战争结束后如何获得保障、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如何恢复等问题,都需要具体的政治解决方案,而两国在这些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
“特朗普在联合记者会上说,他与普京就许多事项已达成一致,只剩下‘少数几个未解决的点’。不过,这‘少数几个问题’可能才是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当前‘卡壳’的问题。”赵海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指出,由于就俄乌冲突什么时间停火、以什么样的条件停火,美俄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在“普特会”后的联合记者会上,普京和特朗普显然都在对这些问题避而不谈。这可能意味着,“普特会”另有其他主题。
此外,在与普京会晤前,特朗普曾提出对俄施加进一步制裁的可能性。而在会晤后他表示,由于双方会谈“非常顺利”,他将暂时搁置对俄罗斯实施进一步制裁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计划。
吕祥分析,美俄派出级别对等的代表团,显示出双方均愿展现出诚意。其中,多名经贸相关的官员现身颇值得关注。在他看来,这可能意味着双方在谈判过程中较多涉及经济问题。
“若美俄能够实现和解,美国在经济上能够多大程度放开对俄制裁?这可能是当前双方更关心的问题,也是下一阶段谈判的主要内容之一。”吕祥说。
乌欧积极搞动作,未来能否“上桌”
自俄罗斯与美国就“普特会”展开接洽以来,国际社会各方对此高度关注。其中,对会晤结果最关心也最焦虑的,当属乌克兰和欧洲各国。
美国和俄罗斯开展“越顶外交”,乌克兰和欧洲各国都被排除在谈判桌外。“普特会”前夕,乌欧各方展开密切沟通,并和特朗普政府“对表”。此外,美国东部时间17日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18日赴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欧洲多位领导人当天也“组团”赴白宫参会,包括英国首相斯塔默、德国总理默茨、法国总统马克龙、芬兰总统斯图布、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和北约秘书长吕特。
国际舆论认为,欧洲领导人“组团”赴白宫,一是展现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团结立场以及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二是防止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进一步被边缘化,三是给泽连斯基“撑腰”。今年2月,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会晤,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座,三人在媒体面前发生激烈争吵。特朗普批评泽连斯基对美国“不敬”。
18日当天,泽连斯基的着装一改平日的“军装风”,身穿黑色衬衫和夹克,显得更为正式,不过依然没有穿西装系领带。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一名欧洲官员的话报道,美方事先向乌方建议泽连斯基这回不要坚持“军装风”。他最后选择折中的风格。18日会晤开场时,泽连斯基对特朗普为结束俄乌冲突的“个人努力”表达感谢,包括让欧洲从美国购买用于援助乌克兰的武器装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泽连斯基在开场白头10秒钟就说了4次“谢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安全项目负责人吕蕴谋注意到,普京在“普特会”后召开的联合记者会上特别提出,希望乌克兰和欧洲“不要试图破坏会谈”。在他看来,这可能意味着特朗普对默茨等欧洲领导人提出的要求作出了回应,没有在和普京单独谈判时就“领土换停火”达成一致。
“鉴于俄罗斯当前在战场上占有更多优势,在并未触及到领土等核心问题的情况下,俄罗斯事实上很难同意让步。因此,无法取得实质性成果具有必然性,这也是普京认为欧洲和乌克兰在破坏会谈的原因。”吕蕴谋说。
欧洲各国为何坚持斡旋俄乌局势?吕蕴谋分析,乌克兰已经被视为欧洲的“门户”,未来还有可能成为欧盟成员国,且目前欧洲仍有一部分声音呼吁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此外,欧洲已经为乌克兰投入无数“真金白银”,不愿见这些付出付之东流。
不过,俄方仍表达出同美方继续“越顶外交”的意愿。普京在“普特会”后的联合记者会上表示,他与特朗普的下次会晤“在莫斯科”。特朗普回应称,“有意思的提议”“这有可能发生”。
“俄方更倾向于与美国直接进行接触。因为当前俄罗斯在战场上占有优势,而乌克兰疲惫不堪,欧洲独木难支、自顾不暇。俄罗斯最大的外部风险来自美国,最摸不准的也是特朗普政府下一步会如何调整俄乌立场。”吕蕴谋说。
“目前看,欧洲认为其对俄乌局势有两大影响筹码。其一是俄罗斯有近2000亿欧元的资产冻结在欧洲的金融机构中,欧洲一直将这笔资金视为筹码,讨论如何使用孳息甚至本金影响俄乌局势。其二是根据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欧洲已超过美国成为乌克兰的最大援助方,欧洲认为这有助于巩固其俄乌局势主要一方的立场,在后续谈判中成为不能缺席的存在。”吕蕴谋说。
■国际观察
“普特会”该打几分?
“普特会”从官宣到举行,仅一周时间,各方高度关注也期待很高,认为这次会晤可能会让俄乌冲突出现重大转机。会晤期间,作为东道主,特朗普给了普京高规格接待,两人走下舷梯后握手寒暄并合影,随后一同乘坐美国总统专车前往会场,有评论称“像老朋友一样表现得非常友好”。但实际上,本次“普特会”并没有那么完美,至少在四个方面未达预期:一是会谈形式变了。白宫此前表示特朗普将与普京“一对一”会谈,本意是要“交交心”,结果变成了“三对三”会谈,美国方面由特朗普、国务卿鲁比奥、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出席,俄罗斯方面则由普京、外长拉夫罗夫、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出席。二是会谈时间缩短。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会谈前一天表示,“普京总统与特朗普总统的会谈,总体而言,显然至少需要6至7小时”,结果双方只谈了近三个小时,原定的午餐会也被取消。三是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特朗普表示,双方在大多数方面都达成一致,但有几个重要问题没有完全达成一致,目前没有达成协议,还称能否达成协议将取决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他还要打电话给北约、欧盟领导人。四是没有给记者提问机会。整体来看,此次“普特会”的成果有限,没有超出预期。
还是那句老话,谈总比不谈好。对于俄美关系而言,多年后俄罗斯领导人再度踏足美国领土,本身就是一次非常大的突破,显示出双方希望沟通的迫切诉求。对于美方来说,特朗普政府急于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有所作为,此前甚至以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相威胁,试图迫使俄方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从而既兑现特朗普的竞选承诺,也为其争取诺贝尔和平奖再添砝码。对于俄方来说,也希望通过元首直接会晤缓解外部压力,避免美国对俄滥施关税,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西方外交围堵、经济制裁,争取在俄乌谈判中赢得有利地位。从现有信息来看,俄方的目的基本达到了,普京表示“今日达成的共识不仅将成为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支撑点,也将开启俄美恢复务实经贸关系的进程”;美方的目的也部分达到了,特朗普评价“会谈非常富有成效”,“今天我们确实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
眼下双方的分歧仍集中在俄乌冲突上。虽然美俄双方都表达了推动和平的意愿,但距离达成停火协议仍很遥远。领土问题依然是阻碍俄乌恢复和平的关键因素,美俄双方能否在领土问题上达成一致,以及乌克兰是否会接受相关结果,都存在极大不确定性。不过,普京明确表示,俄美已达成的共识将为乌克兰的和平铺平道路。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支持,这也是国际社会最希望看到的。
究竟该给“普特会”打几分?特朗普在会后打了满分10分,说明此次会晤实现了他的预期。然而,美国媒体并不这么看,它们普遍认为这是“普京的胜利”——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认为,“普京总统收获了多项成果”;《华盛顿邮报》评价称,“此次元首会谈对普京而言堪称是一份礼物”;《华尔街日报》批评称,“特朗普总统带着几乎毫无成果的高调表演返回华盛顿”。
客观来看,此次“普特会”是双方在外交上的一次重要互动,为美俄关系改善及俄乌冲突的解决开启了新的进程和可能性。特朗普的10分显然有些高,也不能服众,但这次会晤整体是积极的,打个6分不为过。
综合新华社、《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