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在走路,鞋底多多少少总会有点磨损。但是你知道吗,从医学角度来看,鞋底磨损的程度和位置也可能反映你的足部健康状况。
那么,鞋底的哪些磨损属于正常?哪些磨损又可能预示着疾病?日常生活,又该如何选鞋呢?听听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足踝外科副主任医师宋强的分析。
临床案例
鞋穿了两个多月就磨偏 原来背后有隐情
25岁的林轩(化名)最近总被一件事困扰:新买的运动鞋才穿两个多月,鞋底内侧就磨得快见底了,外侧却几乎没怎么磨损。更让他难受的是,每次下班走10分钟回家,脚底和小腿都会又酸又胀,有时膝盖还会隐隐作痛。
起初林轩以为是自己鞋买得不好,直到一天和朋友吐槽时,朋友提醒他:“会不会是你脚的问题?我之前也这样,后来查出是扁平足。”带着疑问,林轩去医院做了相关检查,最终确诊为“成人获得性扁平足”——也就是原本有足弓,后来因脚底肌肉力量不足、长期穿平底鞋等原因,足弓慢慢塌陷了。
鞋底过度磨损要关注
一双鞋子穿了很久,磨偏在所难免。如果是轻微的鞋跟儿磨偏或者长期磨损导致的,多数都是走路习惯问题。
宋强提醒,如果每双鞋子都在短时间里磨损很严重,比如一双鞋在2~3个月内鞋底就磨得不行,或者磨损程度不对称,则可能是病理原因导致了走路姿势不正确。常见的鞋底异常磨损包括鞋底外侧磨损、鞋底内侧磨损、大脚趾内侧磨损、不对称磨损。
大脚趾内侧磨损:
多由拇外翻引起
大脚趾内侧磨损通常是由于拇外翻造成,即大脚趾和足部相连处的关节倾斜超过15°所致。
“大脚趾外翻是足踝科常见病,病因很复杂,70%左右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其中母亲遗传给女儿的情况较多。导致拇外翻主要的后天因素是长期穿高跟鞋、尖头或窄头的鞋子。另外,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也可能引起拇外翻。”宋强分析。
拇外翻的人平时可以选择宽松的鞋袜,如五指袜、鞋跟低矮的鞋子,甚至可以直接穿露脚趾的鞋。
鞋底内侧磨损严重:可能是膝外翻或扁平足造成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鞋底内侧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磨损,要小心是膝外翻或扁平足造成。
足弓是足部主要的承重与减震结构,在人体行走、弹跳、落地时,足弓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扁平足患者在行走时,由于失去了足弓的缓冲减震作用,容易出现足部酸痛、疲劳等症状。有些扁平足的患者在走路时,还会呈现内八的步伐,长期不正确的走路姿势可以导致鞋底磨损,增加脚部受伤的风险。
X型腿在医学上称之为膝外翻,这会导致小腿胫骨向内翻转一定角度。随着年龄增长,会导致膝关节疼痛或关节退化加速。
鞋底外侧磨损严重:可能患上了高弓足
鞋底外侧磨损严重一般常见于高弓足,说明鞋底外侧受力过多。
高弓足表现为足弓异常抬高,导致体重压力集中在足跟和足外侧。行走时,足部外侧与地面接触面积增大,长期摩擦会导致鞋底外侧磨损明显。
高足弓患者的足弓内外侧增高明显,容易继发足趾畸形(爪形趾)、足内翻、马蹄足等。高弓足的患者,其站立跟行走能力都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还可能出现走路时脚底慢性疼痛、走路不稳、容易崴脚等,或导致足底筋膜炎。
双脚鞋底磨损不对称:小心长短腿作祟
要是你的左右脚鞋底的磨损程度明显不对称,一侧内侧磨损严重,另一侧外侧磨损明显,或者两只脚的磨损部位、程度差异较大,那就需要考虑是否存在长短腿的情况了。
长短腿分为结构性长短腿(因骨骼发育异常等原因导致腿骨长度不同)和功能性长短腿(因骨盆倾斜等因素引起的双腿视觉上不等长)。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长短腿,都会导致身体重心偏移,走路时双脚受力不均,从
而造成鞋底磨损不对称。
另外,当人一只脚受伤后,会有意避免受伤一侧用力,这样会形成保护性跛足,也可能使双腿用力不均匀,时间长了也会导致双脚鞋底磨损情况明显不同。
“长期的长短腿或不对称步态未经矫正,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脊柱侧弯、肩部高低不等,还可能导致单侧腰部、膝关节、踝关节过度劳损,出现疼痛不适。”宋强提醒。
鞋穿了两个多月底就磨偏原来背后有隐情
小贴士
特殊人群怎么选鞋子?
●扁平足的人
应选择鞋底有拱垫、鞋跟较硬的鞋,否则易患足底筋膜炎和足跟痛。
●高足弓的人
应选用更柔软的鞋垫或气垫,减少震荡对脚部的伤害;由于足弓高,建议选择高鞋盖或带鞋带的鞋子,更舒服。
●老年人
老年人脚部问题比较多,选鞋更应该讲究,一般要选鞋底硬、鞋垫软、鞋帮稳的鞋,鞋后跟的高度以高出鞋底前掌2厘米左右为宜。
宋强医生出诊时间
每周一、周二、周四全天,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院本部足踝外科门诊。
温馨提示
宋强最后也提醒,鞋底磨损只是一个初步的、便捷的自检线索,而非精确的诊断依据。磨损情况也受鞋子类型、个人习惯和地面环境影响。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鞋底有上述异常磨损,并伴有脚痛、膝盖痛、腰背不适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