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芳 (宁夏银川)
准备把一条棉布旧裙子改成睡裙,想想只需要改造领口和袖口,大可不必去缝纫店花那个钱。天气晴好,窗户边光线明亮,我拿出针线盒,坐在窗边,剪去旧裙子不要的部分,穿针引线,一针一线把毛边收进去,不由想起我那台已经送人的缝纫机。
那是上班第二年,发了工资补贴,跑到单位旁边的供销社买了向往许久的蜜蜂牌缝纫机。供销社的人给我搬到宿舍,仔细研究了说明书,决心自己组装。借了一套工具,把缝纫机组装件全部拿出来一件一件分开摆好,说明书铺开,坐在地上照着说明书开始组装。闷热的夏夜,没有电风扇,我摆弄着工具,挥汗如雨,终于在半夜十二点左右,缝纫机组装好了。看着立起来的缝纫机,那份自豪感和开心真是不用说了。当然,我自己也被糊得不成样子,黑色的机油和着灰尘、汗水,我像刚从车间爬出来的小工。
但用的时候发现毕竟不是专业组装的,皮带轮不是很顺滑,踩缝纫机的时候稍有点卡,声音有点大。可是,这一点都没有影响我做缝纫活的热情,每天晚上,宿舍楼都传来我哐当哐当踩缝纫机的声音。男同事说,我就像在开拖拉机。那年夏天,我用这台缝纫机给几个朋友做了布包,做了椅子垫儿,给自己做了几件衣裙。有孩子后,还给女儿做过碎花小罩衣和灯芯绒的裤子。后来越来越忙,缝纫机就被闲置了,再后来搬家的时候就送人了,裁剪衣服的手艺也忘光了。
没有了缝纫机,再有针线活儿就要慢慢手缝了。做这些活儿需要时间和闲适的心情,我喜欢在午后坐在窗户边做针线。四周安静,低着头,心无旁骛,看着针脚细密地走过去,时间在手中悠悠地流过。周遭的世界静悄悄的,时光安静,岁月慢流。想起在大理旅游时,蹲在银器铺子门口,看银匠凝神投入在制作中,一朵朵小小的精致的花在银色的底托上绽放。游客流水般在银匠身边穿梭,银匠和他手中正在捶打的银器,在阳光下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一个时光会停驻的世界。
做手工的时候,需要专注认真,这个过程是一个简单、单纯、愉悦的过程,对心灵有种神奇的治愈效果。《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吃螃蟹那一回,闲闲带了一笔:“迎春又独在花荫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记得刘心武讲红楼梦时有一篇专讲迎春,便是从这里入手的。自己读到这里时,也有片刻沉静,那个温柔沉默的迎春,独个儿在花荫下专心地绣着茉莉花,那个时刻,她一定是不觉得孤独的。她的眼里心里只有那一针一针穿过去的针脚和渐渐凸显的茉莉花。
手中的裙子改造完成,许久不做针线,针脚略显粗糙。阳光西斜,窗边仍旧明亮,风吹进来,伸个大大的懒腰,为享受这一小段缓慢慵懒的时光而满心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