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6

1938年,宁夏掀起抗日救亡高潮 2025年09月04日  蒯陟文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的一天,忽然从省立实验小学走出来一支游行队伍,走上银川街头。游行队伍打着“唤起同胞,共赴国难”的旗帜,参加游行的学生们身穿童子军服装,人人手举黄红绿色的小纸旗,纸旗上是抗日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收复东北”“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游行队伍高呼口号,浩浩荡荡地在街市前行,在银川各主要街口进行了演讲和宣传活动。游行进行了七个多小时,引来众多的围观群众。这次游行得到了社会舆论的肯定,有舆论称:“在黑暗的宁夏打响了抗日的第一炮”。

银川成立的首个抗日团体

这次游行是实验小学“西北少年救亡服务团”组织倡导的第一个抗日宣传活动。“西北少年救亡服务团”是实验小学教导主任侯振斋在“七七事变”后,联络教师涂春林秘密组织了一部分同学,成立的一个以抗日救亡为宗旨的团体。侯振斋真实姓名叫杨文海,是一个爱国青年。随着宁夏省城银川抗战教育逐渐酝酿发展起来,学校里开始出现了抗日活动,侯振斋因势利导,在实验小学高年级学生中,组织了“西北少年救亡服务团”。

第一次游行成功举行后,侯振斋决定把“西北少年救亡服务团”改建为“西北少年战地服务团”,简称“少战团”,并计划时机成熟以后组织团员开赴前线为战地服务。但少战团要真正前往前线、服务抗日,首先要实现公开合法化。

之后,经过一个多月艰辛的努力和争取,少战团才终于被当时马鸿逵主政的宁夏省政府批准成立,但将“西北少年战地服务团”改名为“宁夏少年战地服务团”,活动范围限定在宁夏境内,不得外出。这让少战团团员们感到失望,但少战团有了公开合法的地位。

少战团组织公开以后,开始大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走进各小学组织建立少战团分团,联合银川各小学一起宣传抗日,团员也发展到100 多人。但少战团的宣传救亡活动还是受到限制甚至是责难。虽然屡遭责难,侯振斋主要考虑少战团取得合法地位后,如何离宁奔赴战场开展战地服务。另外,他还是希望找到中共党组织。如果有地下党组织派人来学校指导工作,这样干起来才有了头绪。

此时,实验小学新来了一位老师,叫杨学文,朴实憨厚,一副工人模样,与侯振斋是山西同乡关系,就与侯振斋住一个宿舍。杨学文关注并支持少战团,他看了少战团的团章、守则,经常与侯振斋就学校如何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到全国抗日形势、国家前途等方面交换意见,促膝谈心。后来,杨学文向侯振斋公开了真实身份:他的真名叫李仰南,是中共宁夏工委书记。

走遍宁夏各主要城镇

1938年3月,少战团组织宣传队,由侯振斋、涂春林带领,赴平罗、贺兰、宁朔、金积、中卫等七县进行了三个月的抗日救亡宣传。7月,又由实验小学校长高立天、教师薛云亭带队,联合宁夏中学宣传队赴平罗、贺兰、黄渠桥、石嘴山等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这两次抗日宣传,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少战团员们一路渡黄河,爬沙窝,顶酷暑,几乎走遍了宁夏各县的主要城镇。

当年宁夏《民国日报》曾对少战团在各地的活动做过很多报道。如7月26日报道:“省垣暑期宣传队实小宣传小队,于昨日上午12时过此……因适逢集市,稍息即由该小队长李有祯率领全体队员到市讲演,讲题大意为日本欺负我们,已忍无可忍……为着我们的国家、民族,前方的将士已死掉了许多,我们应尽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的责任。当时,听众围满街头,颇为感动云云。”又如“省立实验小学暑期宣传队,下午抵姚伏堡,稍事休息,在唐徕渠畔唱救亡歌曲,集人甚多,由队员菊光清、杨存义向群众演说现在打仗的情形及日本残杀人民的状况,听众莫不切齿……”少战团在吴忠堡宣传时,金积县县长、区长还向少战团献旗致敬,锦旗上题有“朔方晨钟”“为国宣劳”“唤起民众”等词。这些报道,从侧面反映了少战团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的广泛、深入与影响之大。

少战团的抗日救亡活动在中共宁夏工委的领导下进入高潮,少战团员迅速从几十人发展到200多人,先后组织了宣传队、歌咏队、剧团,主要活动也由校内走上街头,走向民众,采取集会演讲、时事报告、歌咏漫画等各种形式进行抗日宣传,成为当时宁夏全省抗日宣传救亡运动中一支最活跃的力量。

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热潮

在宁夏省城银川,少战团开展抗日宣传的主要形式是办街头壁报,主要贴在鼓楼和第一市场(今新华路口南),形式有连环画、漫画和抗日战争形势图。街头壁报受到了宁夏省城各界群众的欢迎,起到了唤醒民众的作用。另一主要形式是利用集市在街头向群众进行讲演,讲演中不仅向群众介绍全国的抗日形势,还向群众作时事报告,演唱抗日救亡歌曲,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日优秀剧目。

在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一剧时,当演到一个卖艺老人因乡土沦丧流亡他乡,以卖艺为生,女儿年幼,唱曲难免闪失,老人为保持收入,违心地忍痛举鞭抽打女儿时,台下就有群众挺身而出,上台大喊“放下你的鞭子!”这时少战团员马上向群众说明这个卖艺人家所以落到这步田地,根源就在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入……义愤填膺的演讲,一下子把群众的爱国热情推向高潮,台上台下暴发出愤怒的呼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少战团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大大推动了全省各地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各地以学校为阵地,也纷纷建立了抗日救亡团体。杨一木、李东甫、王振刚等中共党员在黄渠桥北校成立了“宁夏少年战地服务团分团”,团员有100多人。平罗县城小学在中共党员苏文、校长刘廷栋和教师贺闻韶的领导下,成立了“少年农村服务团”,也有100多人参加。石嘴山、宝丰、姚伏等城镇学校,都成立了人数不等的学生抗日救亡团体。宁夏全省各地纷纷响应,成立少年抗日团体,广泛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由于全省各地抗日救亡团体都在中共党员和进步分子领导下进行,从而形成了在中共宁夏工委领导下的一支强有力的抗日救亡宣传力量。各地的抗日救亡团体,使封闭落后的宁夏省城及周边地区一再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热潮。

“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

——张自忠将军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1934年11月24日,抗日英雄吉鸿昌英勇就义前,用树枝在雪地上写下这首就义诗。

蒯陟文

“凡有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

——七七事变爆发时,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迅即向全军发出命令

蒯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