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银川的鲜活周末 在精酿与美食里 打捞生活趣味 2025年09月05日  冯元春

秋日的风掠过贺兰山,银川的秋天热闹精彩。阅彩城首届精酿节与第七届中阿博览会“一带一路”美食文化市集撞在一起,把城市变成了一座乐园。而那些热爱生活的人,就像掉进糖果罐的孩子,把两场趣味活动尝了个遍。

A 精酿节,微醺里的情绪狂欢

上周末,下午5点的阅彩城已经被精酿的香气点燃,来自全国十多个城市的精酿酒馆把这里变成了“液体艺术展”。生活玩家张哲和几个朋友约着逛精酿节,玩得不亦乐乎。

一到入口,很多人被一个写着“侯塞梨”的酒标逗笑了——后来才知道,这是一款融合了宁夏本地硒砂瓜风味的皮尔森,酿酒师的巧思藏在谐音梗里,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咸蛋黄海盐拉格是第一个惊喜。琥珀色的酒液在杯中泛起绵密的泡沫,入口是咸蛋黄的沙糯感,尾调却带着海盐的清冽,像把夏日的沙滩和厨房的烟火融在一起。更妙的是广西主理人递来的酸野——酸芒果、酸李子被辣椒盐一拌,酸辣脆爽,和咸蛋黄海盐拉格的醇厚形成了神奇的对冲,在口腔里掀起了一场“风味辩论赛”,直到现在,他想起那个味道,舌尖还会泛起奇妙的麻酥感。

一款叫“恋爱脑”的精酿被一群女孩子追捧。这款酒是草莓果泥与乳酸的碰撞,她们围在摊位前,分享着自己的“恋爱糗事”。而张哲的朋友在“胡椒蛮缠”的摊位前挪不动步,这款酒把花椒的麻、胡椒的辛揉进了IPA的苦烈里,像极了她喜欢的乐队二手玫瑰的音乐,乖张又上头,她连喝了两杯后说道:“这酒和二手玫瑰一样,是能让人头皮发麻的浪漫。”

张哲说,精酿的迷人之处,或许就在于此。它不只是麦芽、啤酒花和酵母的组合,更是情绪与文化的容器。那天,张哲和朋友们,一路喝着、聊着,从酿酒工艺聊到人生哲学,酒意微醺时,主理人笑着递给他们一堆周边:印着不同酒标的贴纸可以贴满笔记本,专属精酿杯沉甸甸的,很有质感,还有一款非遗皮艺手环,粗犷又精致,他们戴着一起拍了照。拿着这些“战利品”,感觉从下午到晚上,快乐被实实在在地填满了,幸福得想转圈圈。

B 在银川,逛遍大半个世界的烟火

从精酿节出来,第二天,张哲和朋友们又带着微醺的暖意,一头扎进了第七届中阿博览会“一带一路”美食文化市集的人潮里。他说,参展的国家和地区很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名店、名菜、名小吃齐聚现场,为大家呈现了多元化的美食体验。

虽然是“晚集”,但A馆和B馆依然挤得水泄不通。非洲专场的摊位上,摊主售卖着鳄鱼皮的手工包和皮带,也门的摊主热情地递来一杯阿拉伯红茶,印度摊位的色彩最是浓烈,张哲和朋友蹲在尼泊尔的摊位前,彻底走不动了——那些手工地毯美得像艺术品,羊毛的纹理里织着驯鹿与雪山,而一条印着大象的围巾,更是瞬间击中了他们。他说,大象是尼泊尔的象征,围巾的织法带着浓郁的手工温度,摸起来柔软又扎实,他买了一条回去想送给妈妈,把围巾裹在身上,也能沾点喜马拉雅山的灵气。

也门的工艺品,也让人挪不开眼睛,有黄铜水晶灯,还有“阿拉丁神灯”的精致黄铜摆件。黄铜打造的神灯擦得锃亮,摊主笑着说:“可以许愿哦。”张哲买了一个最小号的,揣在兜里,想着以后每次看到它,都能提醒自己要永远对生活保持好奇——就像今天这样,在银川的一个普通周末,却能逛到尼泊尔的围巾、也门的红茶、印度的咖喱,这种“世界浓缩在一城”的奇妙感,太让人着迷了。

市集里还有越南的青草膏,巴基斯坦的香薰……每个摊位都是一扇窗,推开就能看到不同的文化风景。张哲和朋友钻进市集里,吃了羊肉米饭、葡萄叶卷,喝了也门咖啡,一路逛一路吃,手里拎着买的小玩意儿,虽然人挤人挤得有点累,但心里却满当当的,像是把世界的烟火气都装进了口袋。

C 在有趣的时区里,打捞生活的意义

从精酿节的微醺到市集的热闹,这两天的银川,给了张哲和朋友们太多超出预期的快乐。精酿节上,那些奇奇怪怪的酒名和风味,是年轻人对生活的戏谑与热爱;美食市集里,那些异域的食物和手工艺品,是不同文化在银川的温柔碰撞。

张哲说,我们常常纠结“意义”,总觉得要做“有用”的事。但在阅彩城的精酿泡沫里,在美食市集的异域烟火中,他忽然明白,“有趣”本身就是意义。“就像那个印着大象的尼泊尔围巾,就像那杯咸蛋黄海盐拉格配酸野的奇妙组合,或许并不能帮我们解决工作的难题、生活的困顿,但能在某个瞬间点亮我们的情绪,让我们觉得‘活着,真有意思’。”张哲说。

银川的秋天,因为这些活动变得格外鲜活。而我们,只需要像个孩子一样,一头扎进这些热闹里,在精酿的微醺中释放情绪,在异域的烟火里拓宽眼界,然后笑着说一句:“这趟,值了!”

记者 冯元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