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泱(宁夏银川)
每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电子榨菜,视频里万人围观水手给海龟清除藤壶、汽修工人翻新二手车、美容师做面部痘痘清洁、牧马人给马驹修蹄,评论区众网友大呼“解压”。当遍地都是灼热的道理、滚烫的生活,但闲暇之余,人们需要更多的还是放松、易得的快乐。
前段时间看到贾樟柯也看短剧的新闻,深感释怀,不再会因为偶尔沉潜其中愧然。事实上,第一次看短剧都会嫌弃——剧情套路、高潮前置、表演夸张。男主通常是个窝囊废,一分钟交待完处境后所有反派依次登场。被反派羞辱至饱和后,男主隐秘的尊贵身份被渐次揭晓。总是姗姗来迟的使者或管家在男主快被绝杀时横空出世,男主终于扬眉吐气,威震四方。这种剧情,如同朝你平静的精神世界猛灌了一瓶二锅头,让你想不上头都难。
短剧就像成年人之间的秘密,很多人都在看,彼此却羞于承认。精装朋友圈里从来不会出现谁喜欢哪个战神,欣赏哪个女主,偶尔不小心点赞都会迅速取消,可即便如此烂俗的剧情,何尝不是人们做过的无数白日梦的镜像。如同所有人造幻象的进阶,从四格漫画到热血动漫,从泡面番到竖屏短剧,在努力变得贬值、情绪价值阙如的现今,人们减少了对复杂叙事和深层含义的探索欲望,宁愿沉浸在浅层、轻盈的娱乐影像中暂时逃避,人物标签化、剧情简单化,短平快的节奏让情绪时而紧绷、时而舒畅,有些情节同自己某些臆想如出一辙。今天上班心情不爽,瘫在沙发看了三部短剧,真想总裁大手一挥啊,但发现总裁大手一挥也解决不了我的问题,结论是我的人生已然超越了总裁。当然,通过短剧也能明白些道理——大家做的白日梦殊途同归。看短剧热评,除了满屏的“我是XX我爱看”,还有人认真地写下自己真实遭遇,回复中网友不再戏谑,真诚安慰鼓励,也有人同样留下自己的故事,楼层堆砌得恢宏壮观,我想在互不照面的网络世界,大家都能够真实的在这里记叙自己吧。
记得《海女》剧终时,每天睡前十五分钟,跟着主角一起去看大海、阳光、沿海公路,还有质朴善良的村民,最后一集,小秋跟结衣追逐着隧道头顶光芒奔跑而出时,有被感动到,就算失去梦想,就算梦想破灭、就算什么都没干成,还是希望少年们能活力奕奕的,朝着光芒奔跑出隧道的俩人,是如此秀丽、坚强和耀眼。而与我而言,那个曾以为长大后会改变世界、长大后却依然如故的自己,如今也完成了自洽,无论是解压玩具还是微短剧,永远不会替代传统运动和书影音给予情绪的慰藉和智识的提升,但就像“80、90后”开始公开推崇凤凰传奇而不再忌讳被说“土气”一样,人们用大合唱去冲破曾经的伪装,用质朴通俗的歌词作为宣言。活着的另一种形式,是不在乎任何眼光,可以单纯、俗气、快乐地表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