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是世界急救日。今年的世界急救日是9月13日。你是否在生活中听见过“有人晕倒了!”这类惊呼?导致晕倒的原因很多,比如低血糖、低血压、贫血、脑血管出问题、心脏骤停等等。这大多都说明情况很严重,得赶紧急救,不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那么,如果身边突然有人晕倒了,在120急救医生赶来之前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丁勇为我们进行了介绍。
1
晕倒的常见病因要知道
了解晕倒的常见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丁勇介绍,以下是日常生活中容易诱发晕倒的常见病因。
低血糖:常见于未按时进食、空腹运动或糖尿病患者用药不当。患者晕倒前可能会有饥饿感、心慌、手抖、出汗等症状。
体位性低血压:多发生在突然起身、长时间站立后。体位突然改变,会让身体来不及调节血压,进而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晕倒。
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卒中等。这类晕倒通常比较危险,患者可能伴有胸痛、呼吸困难、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症状。
中暑: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或所处环境通风不良时容易发生。患者除晕倒外,还可能有高热、口渴、乏力、皮肤灼热等症状。
2
先确保倒地者
所处环境安全
当发现身边有人晕倒时,首先要迅速观察晕倒者周围的环境,判断是否存在危险因素,比如车辆、火源、尖锐物品等。如果患者晕倒在马路上,应尽快将其移至路边安全地带,避免其受到二次伤害。如果现场没有危险因素,就不要轻易搬动患者,因为如果是脑出血、骨折等疾病,随意移动患者身体可能会加重病情。
3
判断倒地者
有无意识和呼吸
确保环境安全后,旁边人应先初步判断倒地者有无呼吸和意识。
“我们可以先轻拍病人的双肩,大喊几声:你怎么了?醒醒!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但要注意千万别晃其头部。如果患者能准确回答,说明神志呼吸都没有问题。如无反应,则俯身观察呼吸,可以用手背贴近患者面颊和口部,感受有没有气呼出,看看胸部有没有起伏,看是否还有脉搏搏动。如果有呼吸有心跳,说明其暂时没有生命危险。如果没有呼吸和心跳,情况就很危急了。”丁勇介绍。
4
倒地者有呼吸也有意识
询问病史
如果发现倒地者有呼吸也有意识,可让其平躺,再问问他的病史。一些平时有心脑血管病的人,身上往往会带些药,如硝酸甘油等。如果倒地者还有意识,赶紧在他身上找药,如果找到药就给他用上。有的患者说自己有糖尿病,可能是发生了低血糖,这时可以让他小口喝含糖饮料(如果汁、糖水)。
5
发现倒地者晕厥,这样处理
晕厥是大脑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但患者还有呼吸和心跳。晕厥的常见诱因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低血糖、中暑、脑中风、严重的心律失常等。有时,晕厥会发生在突然转头、领带过紧时。主要原因是这些动作刺激颈动脉窦,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高度兴奋,使心跳减慢、排血减少,最终导致脑缺血、缺氧而晕厥。体位性晕厥多见于老年人或长期卧床者,原因是在体位突然改变时,血管张力来不及调整而出现暂时性脑缺血。
“遇到有人晕厥时,应解开其较紧的衣领、裤带,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一旦出现呕吐的情况,要立即清理患者口鼻处溢出的呕吐物。如果患者处于平躺时出现呕吐,应立即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或身体侧卧,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呼吸道畅通避免误吸导致窒息。”丁勇提醒,如晕厥患者意识恢复了,也不宜马上起立,应置于原地休息并补充适当水分。
6
倒地者无反应无呼吸,及时做心肺复苏
如果倒地者无意识、无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这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1.摆放正确体位:将患者仰卧放置在坚硬的地面上,这样能保证按压效果。
2.确定按压位置:双手交叠,掌根放在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交界处)。
3.进行按压:垂直向下用力按压,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需达到5~6厘米(成人)。按压时要注意节奏均匀,避免忽快忽慢、忽深忽浅。
4.人工呼吸: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前,先清理患者口腔和鼻腔内的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确保呼吸道通畅。然后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吹气,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观察到患者胸廓有明显起伏即可。
小贴士
注意这些细节,预防晕倒
缓慢起身:从躺着或坐着起身时,先在床边或椅子上坐一会儿,再慢慢站起来。也不宜久蹲。
充分饮水:每天喝够水(约1.5~2升),运动后、天气热或拉肚子时要额外补充。脱水会使血容量下降,血压降低,大脑供血不足,极易引发晕倒。
规律饮食:三餐规律,避免长时间空腹,预防低血糖。
避免诱因:在拥挤闷热的地方(如地铁、商场)要留意身体感受,感觉不适就立即找地方坐下或到通风处。
穿着宽松:避免穿衣领过紧的衣服。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