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普通的绳线,能承载多少故事?于“90后”女生杨静全而言,它是少年时暑期的细碎时光,是指尖翻飞间不断进阶的技艺修行,更是串联起旧物情感与人间温情的纽带。她以耐心为梭,以心意作结,让每一根绳子都拥有记忆的温度。
01从暑期兼职到街头摆摊
杨静全与编绳的缘分,始于小学时流行的彩色管子。那时,她便对用管子编织小拖鞋、十字架等挂饰情有独钟,总爱琢磨其中的门道。
再后来,暑期兼职的经历让这份爱好生根发芽。当时,她在一家兼卖春联的编绳店打工,店主阿姨见她对编绳感兴趣,便主动教她,还允许她在卖春联的空闲时间编绳赚钱。从此,编绳成了杨静全暑期生活的重要部分。起初,她用便宜的管子编织,后来尝试使用珠子等材料。她用打工赚来的钱购买材料,从简单的绳带升级成带有珠子的精致手绳。
杨静全带着自己编织的手绳在西门桥头摆摊,每到周末,她的小摊前总会围拢不少人,一晚上能卖七八十元,好的时候甚至能卖到一百多元。这笔收入让当时的她实现了“财富自由”,也让她在编织与售卖的过程中,锻炼了口才和理财能力。
那时的编绳对她而言是暑期休闲的方式,是探索世界的窗口,更是一颗悄然埋下的种子,等待着在未来绽放更绚烂的光彩。
02从简单到创意的成长之路
编绳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杨静全从最基础的玉米结学起,一步步掌握了平结、蛇结、金刚结等多种常见绳结技法。平结常用于手绳的抽拉扣,蛇结、金刚结能让手绳更具质感与层次感。
随着技艺的提升,她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绳结编织,而是开始尝试融入更多创意元素。在编绳店打工时,她接触到吊坠、珠子等配件,学会了用珠子编织平安夜苹果,将编绳从单纯的挂件拓展到更丰富的领域。
“编绳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审美与创意的结合。”杨静全说,她利用学生时代美术课上打下的色彩基础,在编织过程中注重色彩搭配与款式设计。同样是4股辫,她会根据绳子的粗细、颜色的不同,编织出风格各异的作品。
后来,她还接触到了复杂的回纹编法。“这种编法极为精细,耗时耗力,编一个回纹戒指需要一两个小时,编一个回纹镯子更是需要三天时间。”她说,这种复杂的技法,让编绳作品更具价值,市面上一款回纹钱滚滚手绳能卖到398元至598元,有些精致的甚至能卖到上千元。对杨静全来说,掌握复杂技法的过程,不仅是技艺的提升,更是耐心与专注力的修炼。
03让时光的信物重焕新生
在杨静全的编绳生涯中,旧绳改造是她最引以为傲的事业,也是最具温度的部分。如今,她将大量精力投入旧绳改造,让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旧串、断绳,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承载新的意义。
很多顾客带着对旧物的特殊情感来找她。一名大学生带着妈妈在她3岁时送的小玉珠,这颗玉珠陪伴了她十几年,绳子断了后,她一直珍藏着,希望杨静全能帮忙改造。杨静全用现代化的编绳手法,为这颗普通的玉珠设计了崭新的手绳,让这份母爱与回忆以新的形式陪伴在顾客身边。
还有一名即将生孩子的顾客,带来一条断掉的脚链,这是她戴了多年的饰品。距离预产期仅剩4天,她挺着大肚子赶来,希望能重新编好脚链,带着它迎接孩子的到来。杨静全精心设计,用桃花款的编法为她重新制作了脚链,让这份守护与期盼得以延续。
在旧绳改造的过程中,杨静全见过各种各样的旧物:奶奶留下的不值钱却意义非凡的珠子、断了线的珍珠串、变形的小配饰……每一件旧物背后,都藏着一段故事、一份情感。她从不轻视任何一件旧物,总是耐心倾听顾客的故事,根据他们的想法,结合当下流行的元素,将旧物改造成手链、挂件、项链等崭新的作品。
“旧绳改造不仅让旧物重焕生机,还传递着环保与理性消费的理念。”杨静全说,当下,很多人会盲目购买串珠,家里堆积了大量闲置的饰品。通过旧绳改造,让人们在降低购买新饰品欲望的同时,充分利用旧物,减少浪费。而且,旧绳改造能让人们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新的饰品,缓解消费焦虑。
04编绳背后的生活哲学
如今,编绳于杨静全而言,早已超越了爱好与副业的范畴,融入了她的生活哲学。编绳需要耐心与专注,让她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学会慢下来,沉浸在绳结的世界里,感受时光的流淌。
如今,她的编绳工作室也成了一个充满温暖联结的空间。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和小情侣,会来这里学习编绳。有一个女孩想亲手给在剧组工作的男友编手绳,杨静全耐心教导,女孩仅用一个小时就完成了作品,虽然不算精致,却满含心意。还有一名舞蹈老师,在杨静全的影响下,辞职后重拾生活的方向,开始学习编绳和水晶制作,找到了新的价值寄托。
对于杨静全来说,编绳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一根绳,连接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留住时光里的珍贵记忆,传递温暖与美好。在她的手中,一根根普通的绳子,经过编织与改造,变成了承载心意的信物,串起了时光,也串起了人间的温情。
记者 吴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