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来岁时在村里的土温室旁见过曼陀罗,它们数棵集中生长在一起,擎着长柄的喇叭,向着天空。
妈妈曾经在我耳边叮嘱过多次:这花有毒哩,可别碰它,得离它远点!它唤作“曼陀罗”,乡下人也叫它“洋金花”,名字虽俗,却透着亲切,仿佛在唤邻家的小女孩。
曼陀罗的叶子大而肥厚,边缘呈波浪状,叶面上散布着细小的绒毛,在晨光里泛着银白的光。曼陀罗的花期很长,从初夏一直开到深秋。花开时,先是探出一个淡绿色指头长的花苞,渐渐伸长成喇叭状,而后“啪”地一声绽开——这“啪”自然是听不见的,但我总觉得它开花时应当有这样的声响。
曼陀罗花瓣洁白,边缘微微翻卷,像是少女美丽的裙摆。曼陀罗花的味道,说不上香,也说不上臭,隐隐有种中药材的味道。曼陀罗的果实最有趣,像个绿色的小圆刺猬,挂在枝头。成熟后,果实会裂开,露出里面黑色的种子。这些种子似微缩的南瓜子,却带有毒性。我们村的赤脚医生说:“适量是药,过量是毒。”
我爷爷在荒滩野地放羊,常摘几片曼陀罗叶子揉碎了,涂在羊的伤口上。止血消炎,比药铺里的金疮药还灵光。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曼陀罗具有麻醉作用,辛温有毒,主治惊病、咳喘、风湿痹痛。
少时,夏末傍晚,我常见村里的老人们坐在村里土温室的南墙根乘凉,墙边曼陀罗的花朵在暮色中泛着微光,犹如一盏盏亲切的小灯笼。今年已经83岁的徐奶奶,当时摇着蒲扇对我说:“你小时候发烧不退,把你妈急得没招,我就煮了曼陀罗的叶子给你擦身子,第二天烧就退了。”
去年,市残联组织我们残疾人游览花博园,我在园区北边的大温室看到了曼陀罗的身影,还郑重其事地挂着说明牌。我心里泛起一种亲切——过去在我们村里,曼陀罗是寻常风景的一部分,像如今典农河边的草一样熟悉和自然。
年来万事都经遍,只有看花心未厌。每当我走进花博园,总要看一看那些曼陀罗,它依然向天空伸着喇叭,点亮灯笼。这美丽的花,开在眼前,更开在我的记忆里。
□古月(宁夏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