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软装设计师猫咪,在工作之余很喜欢与朋友相聚,分享快乐与灵感。一次偶然的家庭派对,让她意外踏入鸡尾酒的世界,从此,调酒壶成了她的新画笔,酒杯成了她的新画布。她不仅探索鸡尾酒的文化与历史,还以独特的创意调制出属于自己的口味,每一款酒都承载着她的故事与个性。
邂逅结缘
从派对惊喜到创意热爱
猫咪与鸡尾酒结缘,源于一次朋友聚会的偶然尝试。2022年夏天,一位外地好友回到银川,猫咪决定在家举办一场主题派对。“我想做点不一样的东西,让聚会更有氛围。平时我们去酒吧,总觉得鸡尾酒很神秘,但那天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自己试试呢?”她笑着说,“一开始有点手忙脚乱,买了基础工具,比如调酒壶、量杯和几种基酒,然后上网查了些简单配方。”
第一次尝试,猫咪做了一款经典的莫吉托(Mojito)。“薄荷叶的清香和朗姆酒的烈性混合在一起,朋友们都惊呼‘比酒吧的还好喝!’”她说道。这次成功让她瞬间爱上了调酒。“鸡尾酒就像软装设计一样,是色彩和味道的混搭。每一款酒都有自己的性格,你可以通过调整配方来表达情绪。”从此,猫咪在工作之余沉迷于研究鸡尾酒,从历史渊源到调制技巧,她慢慢积累知识,并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的配方。
猫咪发现,鸡尾酒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的美国,但它其实是一种全球性的语言。“鸡尾酒不只是酒精的混合,它背后有故事,比如古典鸡尾酒代表怀旧,马提尼象征优雅。”她解释道,“我喜欢这种文化,因为它鼓励创意和个性化。”如今,调酒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她每周都会邀请朋友来品尝新作品,家的角落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创意实验室”。
创意调酒
个性色彩的多元表达
在猫咪的手中,鸡尾酒不再是标准的配方,而是充满个人色彩的创意表达。她根据季节、心情和朋友的喜好,调制出多款独特鸡尾酒,并为每一款起了名字,赋予它们故事和生命。“我的灵感来自生活,比如银川的四季变化,或者软装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她说道,“鸡尾酒是味觉的艺术,你可以用水果、香料甚至花草来‘绘画’。”
她最得意的作品包括三款自创鸡尾酒:“沙漠落日”的灵感来自银川的黄昏景象。“我用龙舌兰酒做基酒,加入新鲜西柚汁和少量红石榴糖浆,最后撒一点点的辣椒粉。”猫咪介绍道,“它入口酸甜,后味微辣,就像沙漠中日落的炽热与浪漫。”这款酒体现了她的家乡情怀,朋友称其为“银川的味道”。“薄荷物语”是一款清新系的鸡尾酒,专为夏季聚会设计。“以朗姆酒为基础,但我加了自种的薄荷叶和青柠汁,还混入一点蜂蜜代替糖浆。味道清凉甘甜,象征友谊的纯粹,名字来自我和朋友们在夏夜聊天的回忆。”猫咪说。“星空之梦”则是一款充满梦幻感的鸡尾酒,用金酒(Gin)搭配蓝橙利口酒和柠檬汁,最后加入蛋清摇出泡沫。“它分层如星空,喝起来绵密又带点酸涩,就像追梦的过程。这是我熬夜做设计时的灵感迸发。”猫咪说。
这些鸡尾酒不仅好喝,更体现了猫咪的创意哲学:“调酒和软装一样,讲究平衡与和谐。基酒是骨架,辅料是装饰,你得让味道和视觉都吸引人。”她还会为每一款酒设计专属的装饰,比如“沙漠落日”配干柠檬片,“星空之梦”用可食用亮粉点缀,让饮酒体验更具沉浸感。
乐于分享
让更多人了解调酒的乐趣
通过自学和实践,猫咪积累了丰富的鸡尾酒知识,她乐于分享这些内容,让更多人了解调酒的乐趣。“鸡尾酒的世界很大,但入门并不难,关键是理解基础分类和技巧。”她说道。
鸡尾酒通常按基酒分为六大类:朗姆酒、金酒、伏特加、威士忌、龙舌兰和白兰地,每一类都有经典配方。例如,莫吉托属于朗姆酒系,马提尼属于金酒系。
对于家庭调酒,猫咪给出了实用建议:“新手可以从简单工具开始,一个调酒壶、一个量杯和几种常见基酒就足够了。技巧上,记住‘摇和’(Shaking)用于果味酒,‘搅拌’(Stirring)用于烈性酒。”她还强调平衡的重要性:“甜、酸、苦、辣要协调,比如用糖浆补甜、柠檬补酸、苦精补苦。最重要的是大胆尝试——鸡尾酒没有固定规则,你的口味就是最好的配方。”
猫咪认为,鸡尾酒是一种社交媒介,“它让人聚在一起,分享故事。就像我的派对,酒成了话题的催化剂。”她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在家尝试DIY,“不需要去酒吧,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创意时刻。而且调酒让我发现,生活就像一杯鸡尾酒,你可以主动去混搭和调味,无论是工作还是聚会,多一点创意,就能多一点色彩。”
记者 王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