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弹飞来时,31岁的查理·柯克坐在一顶印有“美国回归”和“证明我错了”标语的白色天篷下,手持麦克风正在回答一个关于枪支暴力的问题。
这是9月10日中午美国犹他州犹他山谷大学的活动现场,大约3000人参加了柯克主持的这场活动。随着枪响,柯克举起右手捂住左侧颈部,大量鲜血喷涌而出。参加活动的观众四散奔逃,惊呼和尖叫声此起彼伏。
两小时二十分钟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了柯克的死讯,称“伟大的,甚至传奇的查理·柯克”去世了。他下令美国全国降半旗志哀,一直持续至14日傍晚6点。之后,他还表示,将追授柯克“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平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作为美国保守派知名活动人士、特朗普的亲密盟友之一,年轻的柯克可以说是“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最有影响力的代言人之一。美国犹他州州长斯潘塞·考克斯和联邦调查局局长卡什·帕特尔12日证实,涉嫌刺杀查理·柯克的嫌疑人已被捕。嫌疑人为22岁的犹他州华盛顿县居民泰勒·鲁滨逊,目前关押在犹他州监狱等待被起诉。
考克斯表示,政治暴力犯罪正在全美蔓延,柯克遭遇“政治暗杀”是对美国立国思想根基和美国人基本理念的攻击。
“90后”MAGA代言人
“10397人死亡;18996人受伤;301起大规模枪击案……”这是美国非营利组织“枪支暴力档案”(Gun Violence Archive)公布的2025年枪支暴力数据,时间截至当地时间9月11日。这意味着,今年以来美国每天有超过40人死于枪支暴力。而9月10日查理·柯克之死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或许是因为他MAGA“代言人”的身份。
1993年10月14日,柯克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阿灵顿高地,后成长于附近的富裕社区普罗斯佩克特海茨市。他的母亲是一名心理咨询师,父亲是一名建筑师。柯克对于社会活动的热情从小就有显现。
2012年,不到19岁的柯克和蒙特戈马利共同创建了保守派学生组织“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柯克担任这个组织的执行主任,后来成为首席执行官(CEO),也是“转折点”的核心面孔。“转折点”组织是一个“草根组织”,成立的目的就是对抗自由主义,尤其是在偏向自由主义的大学校园内宣传保守主义思想。美联社称,这个组织早期并未受到广泛关注,但柯克通过一系列校园内辩论活动声名鹊起后,许多保守派资助者开始资助这个组织。
从2020年10月起,柯克还主持着一档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播客节目“查理·柯克秀”,这个节目每天更新,每次三个小时,拥有数百万粉丝。他还经常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大肆宣扬保守主义观点和特朗普的MAGA运动。
柯克关注的问题都是在美国比较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拥枪权、气候变化、宗教信仰、家庭价值等等。也是因此,柯克一直以来都处于争议之中。
有批评人士指责他散播不实信息,刻意制造分裂。他关于性别、种族等议题的言论,经常遭到自由主义人士的猛烈抨击。但柯克也赢得了众多粉丝追随,尤其是年轻支持者。在社交媒体X上,柯克有着570万的粉丝。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刘卫东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近几年来,美国社会极化不断加剧,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之争已经越来越激烈。可以说,这两派人士几乎在所有议题上都存在分歧,对立越来越明显。
“以前双方的对立主要集中在言论上,而如今这种对立已经开始向暴力方向转移。”刘卫东说,查理·柯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相对理性,总是通过让别人对他进行证伪来说服对方——就像他的口号“证明我错了”,但实际上他竭力推崇、弘扬的就是特朗普的MAGA主张,而很多反对MAGA的人,无疑也会反对他。
柯克很早就赢得了特朗普的青睐,两人结缘于2016年。据美联社报道,2016年特朗普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后,“转折点”组织对他予以了热情的支持。在当年的大选期间,柯克还担任了特朗普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的私人助理。外界将柯克形容为特朗普“最信任的盟友”之一,他不仅参加了特朗普今年的就职典礼,还会定期到访白宫。
“美国回归巡游”(American Comeback Tour)正是“转折点”主办的活动。按照计划,这场巡游共15场活动,首站则是犹他山谷大学。
活动在开始前就广受争议。一些反对柯克的人在网上发起请愿,要求犹他山谷大学禁止柯克出现在校园里,请愿得到了近1000人的支持。但犹他山谷大学上周发表声明援引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称学校坚持对“言论自由、知识探究和建设性对话”的承诺。柯克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犹他州怎么回事?”
谁扣下了扳机
当地时间9月10日,柯克来到了位于美国西部地区犹他州奥勒姆市的犹他山谷大学,开启了他“美国回归巡游”首站活动。
活动开始于12点左右,现场大约聚集了3000人。柯克坐在白色天篷下的一张桌子后,他的身边围绕着许多工作人员和摄影人员。据美媒报道,柯克随身跟着私人安保人员,犹他州警方和地方执法机构也为活动安保提供了支持。
前20分钟并无异常,直到大约中午12点20分,一名观众向柯克提问:“你知道过去10年里,有多少跨性别美国人成为大规模枪击案枪手吗?”柯克回答:“太多了。”这名观众说是“5个”,随后继续追问:“你知道过去10年里,美国有多少大规模枪击案枪手吗?”柯克问:“算上帮派暴力吗?”提问的观众还没回答,枪声响起,柯克倒下了。
“我听到一声巨大的枪响,一声巨大的撞击声,然后我看到他(柯克)的身体就像慢动作一样倒下去了。”一名现场目击者形容。有现场记者表示,枪响后,现场观众都趴在了地上,大约30秒到45秒后,所有人都起身,然后四散跑开。
柯克是个拥枪权的忠实支持者,他明确反对控枪。几个月前,柯克曾公开表示,“每年有一些不幸的枪击死亡案例是值得的,这样我们才能维护第二修正案。”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了美国公民的拥枪权。
FBI和犹他州政府官员表示,枪手是一名“看着像大学生年龄”的男子,在活动开始前几分钟抵达了犹他山谷大学。监控录像显示,嫌犯爬上了现场附近一栋楼的屋顶,随后向柯克开枪。柯克遭枪击后,嫌犯从楼顶跳下,随后消失在树林中。
美国犹他州州长斯潘塞·考克斯和联邦调查局局长卡什·帕特尔12日证实,涉嫌刺杀查理·柯克的嫌疑人已被捕。考克斯在当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鲁滨逊并非事发地犹他山谷大学的学生,其住址与该校相距数百公里。考克斯说,11日晚,鲁滨逊家人通过一位朋友告知华盛顿县治安官办公室,“鲁滨逊向他们承认,自己制造了这起事件”。
调查人员随后找到物证和人证。帕特尔在发布会上说,鲁滨逊于当地时间11日晚10时左右被捕,距离柯克遇害大约36小时。帕特尔称,在调查期间,调查人员收到了超过1.1万条举报线索,完成了约200次问询。
当地时间9月11日下午,柯克的遗体已经由美国副总统万斯的专机——空军二号运抵亚利桑那州凤凰城,这是柯克的家庭所在,也是“转折点”这个组织的总部所在地。当天,万斯取消了原定前往纽约参加“9·11”事件24周年的活动,转而来到犹他州,会见了柯克的家人,并和几名工作人员一起将棺材抬上了飞机。
万斯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纪念他和柯克的友谊,他说柯克“不仅帮助我们在2024年赢得大选,他还帮助我们组建了整个政府”。
目前尚不清楚枪手的动机到底是什么,但盐湖城FBI特工罗伯特·博尔斯很确定地说,“这是一次有明确目标的(枪击)事件。”特朗普当天则对记者表示,他已经掌握了枪手的作案动机,“稍后会告知你们。”特朗普还表示,柯克的葬礼预计将于本月稍晚在亚利桑那州举行,他计划前去参加。
新一轮政治暴力浪潮
难得一致的,不管是MAGA核心人员如特朗普、万斯,还是反MAGA的民主党人,都迅速对这起枪击事件予以谴责。
美国民主党籍前总统拜登称,“在我们的国家无法容忍这样的暴力。”同样来自民主党的前总统奥巴马称这次枪击是“一个可鄙的行为”。民主党籍加州州长加文·纽森在社交媒体上称,对查理·柯克的袭击“令人恶心、卑鄙无耻,应受谴责”。纽森去年3月曾邀请柯克参加他的播客节目。“美国或许正在进入一个暗杀和骚乱频发的时代——就像我们在20世纪60年代所经历过的那样。”9月11日晚,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罗杰斯·史密斯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世纪60年代被认为是美国政治暴力最为严重的一段时期,短短几年内发生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刺杀案。而近几年的美国,政治暴力正变得越来越频繁。据路透社报道,仅今年上半年,美国已发生了大约150起出于政治动机的袭击事件,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和很多其他的观察家一样,我担心美国政治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政治暴力浪潮。”史密斯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既源于美国严重加剧的政治两极分化,也受到保守派长期以来推行的广泛持枪政策影响。”
马里兰大学研究员迈克尔·詹森过去50多年来一直在追踪美国政治暴力,他说,美国现在已处于“一个非常非常危险的境地”。他认为,柯克之死“绝对有可能成为引发更多类似行为的导火索”。
作为MAGA运动在民间、在年轻人中间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刘卫东认为,柯克之死对于MAGA运动的影响还很难说。他表示,也许有一些人会受此影响开始思考MAGA运动的意义和对社会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看法。但也有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越是遭到打击的时刻,越应该坚定地支持MAGA。“尤其是特朗普,可能会想方设法地进一步煽动MAGA支持者的情绪。”刘卫东认为,特朗普为柯克降半旗、追授总统自由勋章等一系列行为,某种程度上是想借柯克之死来巩固对自己的支持,“特朗普显然不想淡化矛盾,他想激化矛盾。”
在全美多地,柯克的支持者开始为他组织悼念活动。有支持者在接受BBC采访时难忍眼泪,他们称柯克听到了他们的声音,是真正懂他们忧虑的人。
特朗普9月11日将柯克之死归咎于“激进的左翼疯子”,承诺要严厉打击他们。史密斯则有不同观点。他认为,直到近期,21世纪的美国政治暴力都主要来自右翼极端分子,如2017年夏洛茨维尔的新纳粹分子,以及2021年1月冲击国会大厦的MAGA抗议者联盟。
“但特朗普再次上台后的激进政策和言论,也刺激了左翼势力,让他们更倾向于诉诸暴力。”史密斯说。抛开左右意识形态之分,史密斯也认为,普遍的政治对抗和焦虑的政治社会环境,也在助长那些本已存在不满情绪的人试图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刘卫东同样认为,特朗普指责“激进的左翼”应为柯克之死负责,这其实是在推卸责任。他说,美国政治暴力激增背后的原因,和特朗普的执政不无关系。“美国以往的新政府上台后,首要任务就是调和美国国内的分歧和矛盾,让整个美国不再继续走向分裂。但特朗普上台后,反而有意地不断推动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对抗。这种对抗加剧到一定程度,暴力也就不可避免。”刘卫东说。
詹森对于柯克遇刺身亡“毫不意外”。对于美国激增的政治暴力,他说,“你不能简单地说它来自左翼,来自右翼,或是来自其他边缘势力……它来自方方面面。”
文图均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