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厨房里的私人咖啡小站 复刻的是味道 调配的是心情 2025年09月22日  冯元春

随着萃取完成的咖啡液缓缓注入盛有厚椰乳的玻璃杯,冰块碰撞出清脆声响,一杯复刻版生椰拿铁便在自家厨房诞生。如今,越来越多咖啡达人不再执着于奔赴街角的咖啡馆,而是亲手将家中的角落打造成“私人咖啡小站”,凭着一份份“配方秘籍”复刻出爆款饮品,在研磨、调配的过程中,调出属于自己的生活情趣。

01

在家复刻咖啡 性价比与自由感双赢

对“家庭咖啡师”而言,在家复刻咖啡,首先是一场“性价比与自由感”的双赢。咖啡馆里动辄三四十元一杯的网红饮品,在家复刻成本能缩减近一半。只需备好基础原料——咖啡液、牛奶、风味茶底或是新鲜果汁。

插画师张暖是个咖啡控,她有一台小型咖啡机,就爱在家动手制作咖啡。她说,虽然是在家做咖啡,但“复刻”不等于“照搬”,喜欢浓郁口感就多加10ml厚椰乳,偏爱清爽风味便减少咖啡液比例,不必迁就菜单上的固定搭配,每一杯咖啡都能精准适配自己的喜好。就像有人会在复刻碧螺知春时,特意选用家乡产的明前碧螺春,让茶香里多添一份熟悉的春日气息;也有人在做橙C美式时,用现榨的赣南脐橙代替瓶装果汁,让酸甜感里带着阳光的味道。

而在“省钱”“自由”之外,复刻咖啡的乐趣更藏在那些与生活相关的细碎故事里。生活玩家王静的“咖啡小站”,就藏在阳台的一张原木桌上,磨豆机、手冲壶、各式风味糖浆摆得满满当当,最显眼的是她贴在墙面的“试验笔记”,上面记满了不同咖啡的调配比例和口感反馈,每天这样做咖啡试验,都让她乐此不疲。

02

反复调试 实现费尔岛拿铁自由

“第一次在小众咖啡馆喝到费尔岛拿铁,就被那股红茶与咖啡融合的温暖口感迷住了,单点一杯挺贵,总觉得喝得心疼。”王静笑着说,为了复刻这杯“心头好”,她先从研究配方开始,发现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复杂,先将锡兰红茶放入热水中,闷泡5分钟,制成红茶茶汤,然后在杯中加入适量冰块,依次倒入鲜牛奶、红茶茶汤、炼乳,搅拌均匀,最后淋上咖啡液即可。

“其实最关键的配方是红茶的品质与口感,以及炼乳的添加比例。”王静记得,“第一次复刻虽然比咖啡馆的差一点,但那种‘自己做出来了’的成就感让人无比开心。”之后的一周,她每天调整一点比例,直到某天喝到自己调的拿铁,眼睛一亮——“就是这个味道!”那天,她特意拍了照片发给朋友,说:“在家实现费尔岛拿铁自由啦”,字里行间满是藏不住的欢喜。

有些咖啡客喜欢用咖啡机萃取咖啡液,也有一些喜欢探索新鲜领域,想偷懒的人则会在网上找一些配方复刻,他们说,只需要冻干咖啡粉、搅拌棒、牛奶、水果等基本配料,就可以复刻一杯超级美味的咖啡。

“我很喜欢喝香蕉拿铁,用搅拌棒将冻干咖啡加水搅拌,搅拌成油亮的咖啡液,然后将香蕉碾碎,在香蕉里倒入牛奶,之后将香蕉泥倒入咖啡里,然后再倒入一些牛奶,就成了。”咖啡玩家李琛说,这个倒入牛奶的过程特别治愈,咖啡就像流沙一样,化在牛奶里了。

03

不只是“复刻” 更是一场场探索

在这些咖啡达人的生活里,在家制作咖啡不仅仅是复刻那么简单,更像是一场场“咖啡的探索之旅”。

他们会像“美食侦探”一样,穿梭在城市的大小咖啡馆,尝到合心意的饮品,就默默记下口感、原料,回家后对着清单网购同款咖啡豆、风味茶底;他们也会在网上搜罗各种咖啡测评,从埃塞俄比亚的耶加雪菲到哥伦比亚的苏普雷莫,从花香型的白桃乌龙到果香浓郁的荔枝红茶,买回来一一尝试。

李琛的储物柜里,就整齐码着十几种咖啡豆和七八种茶包,“每次试新的原料,都像拆盲盒,说不定就能调出更惊艳的味道。”比如她曾用新买的云南小粒咖啡做生椰拿铁,发现它的坚果香与椰乳的甜香格外搭,比之前用的豆子更有风味,“这种‘意外之喜’,也是在家做咖啡的乐趣之一。”李琛说。

这些藏在厨房吧台后的“复刻时刻”,早已超越了“喝一杯咖啡”的简单需求。对咖啡达人们来说,在家打造的不只是一个“微型咖啡馆”,更是一个能安放情绪、创造小确幸的温柔角落,而每一次研磨、调配与尝试,都是在为生活添上一抹治愈的香气。

记者 冯元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