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从“人等车”变“车接人” 在银川“打公交”出行走进现实 2025年09月26日  刘旭卓

9月22日清晨7点,家住连湖花园小区的李女士没有像往常一样开车上班,而是用手机预约了一辆网约公交。几分钟后,一辆新能源公交车准时到达小区门口,将她直接送到单位。

当天正值世界无车日,银川街头的绿色出行氛围格外浓厚。新能源公交车穿梭于大街小巷,自行车道上的共享单车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年以来,银川市通过推行响应式公交、发展多样化公交服务、优化公交线网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让绿色出行逐渐成为市民的日常选择。

01

响应式公交

告别逢站必停 效率提升显著

在113条公交线上,银川市推出了“响应式停靠”服务,改变了以往逢站必停的传统模式。如今,车辆到站前如有乘客按“下车铃”或口头告知驾驶员,公交车才会停靠。为方便市民识别“响应式停靠”线路,还对沿线站牌进行了重新设计,在站牌上明确标注该线路为响应式停靠线路。同时,在车身和车厢内显著位置张贴服务标识,并通过语音报站提示乘客:“本线路为响应式停靠线路,下车的乘客请提前按铃。”“一开始不太习惯,现在觉得方便多了。”经常乘坐公交的市民王先生表示,“运行时间明显缩短,早晚高峰也能保持较快的速度。”

据银川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自“响应式停靠”服务实施以来,线路单程运行时间平均缩短3至7分钟,早晚高峰运营保持在18公里/小时以上,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停站时间,提高了公交运行效率。

02

多样化服务

通学专线暖心 定制公交省心

“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上下学的安全问题了。”家住金凤区丰登镇的刘女士对今年新开通的通学公交专线赞不绝口,“公交车直接开到校门口,有专人负责接送,我们家长放心多了。”

今年5月,银川市公交公司开通了覆盖丰登镇西新村、联丰村、永丰村至阅海二小、阅海三小、金凤四小、阅海九中二分校的4条公交线路,有效解决了当地学生的上下学难题。丰登镇西新村村民丁容的孩子在阅海二小就读,她表示,在通学专线开通之前,孩子上下学只能靠包车或拼车,不仅费时费力,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如今,随着公交线路的延伸,孩子们在丰登家园小区门口就能乘坐公交车,安全出行得到了保障。

银川市公交公司通过线上问卷和线下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收集市民出行需求,并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规划多样化公交线路。截至目前,已开通各类通勤、旅游定制专线60余条,以及通学专线40余条。

刚从宁夏大学毕业的张浩是定制公交的常客,他说:“通过手机APP预约,公交车就像专车一样准时到小区门口接我,直接送到公司楼下,既省时又省钱。”

03

银川智巴士

手机预约 公交“点到点”

顺应共享经济和智慧出行的发展趋势,银川市公交公司创新推出网约公交服务,在七子连湖片区和海亮—阅海片区开通相关线路,服务覆盖面积约20平方公里。市民可通过“银川智巴士”微信小程序提前预约出行时间、起点和终点,系统将根据实时路况和乘客需求,智能规划最优路线并调度车辆。

“‘银川智巴士’太方便了,解决了我接送孩子的难题。”家住望湖景苑的张女士表示,孩子在2.5公里外的金凤区第十五小学上学,工作繁忙时无暇接送,打车费用又高,而“银川智巴士”很好地满足了这一需求。她介绍,只需在孩子放学前10分钟通过小程序或“银川智行”APP输入起止点和乘车时间,系统便会自动匹配车辆并显示票价,支付完成后在指定地点候车即可。

该服务采用“定站不定线”模式,依据乘客需求智能规划路线,提供“门到门”的出行体验。运营时间为每天6:40至20:00,可根据路况和客流灵活调整。银川市公交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约公交打破了传统公交固定线路的限制,实现了‘点到点’的灵活服务。”自上线以来,网约公交已累计服务乘客超过4.2万人次。

04

线网优化

覆盖率提高 出行更便捷

截至8月25日,银川市新开辟、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共19条,完成年度任务的95%。这些举措为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现在出门走几步就能坐上公交车,线路多了,班次也密了。”家住贺兰县的退休教师马先生表示,“我们老年人出行更方便了。”公交线网的优化不仅提高了站点覆盖率,还结合市民出行习惯和需求,持续完善线路设置,使公交服务更加贴近百姓日常生活。

现如今,绿色出行的理念已逐渐融入银川市民的日常。“我现在上班很少开车,基本都坐公交或骑共享单车。”年轻白领赵女士说,“既环保又能锻炼身体,还省去了找车位的麻烦。”

随着公交服务的持续优化和创新,越来越多银川市民选择绿色出行。公交车、自行车与步行正共同构成城市出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构建银川的绿色交通网络。“绿色出行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份责任。”银川市公交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完善公共交通体系,让绿色出行成为市民的首选。”

记者 刘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