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川宁阳广场,一家名为“原柒买手合集”的服装店悄然成为旅行者的“秘密基地”。店主于婷曾是一名街舞舞者,如今与服装设计师合伙人共同打造了一座融合波西米亚、新中式甜酷、Y2K嘻哈的多元美学空间。这里不仅是本地女孩的时尚据点,更是无数游客开启西北之旅前的第一站。“我们要让服饰成为旅行的一部分,让每一张照片都带着大西北的故事。”于婷笑着说。
A 用街舞的自由精神重新定义穿搭
于婷的职业生涯始于街舞,聚光灯下的经历让她深刻理解“表达自我”的重要性。“跳舞时,服装是身体的延伸;现在做穿搭,服装是旅途的延伸。”她与合伙人张雅倩——一位服装设计师——因疫情偶然相识,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开家服装店。
为了找到独一无二的单品,她们经常到处跑,于婷说:“我们的选品标准就三个:不撞款、有故事、能适配西北风光。”这种挑剔让老顾客形成“闭眼入”的信任感,甚至有人专程为一场旅行而囤积衣饰。
在于婷看来,优秀的旅行穿搭需满足三个核心标准:首先是色彩与景致的对话——她善于从西北地貌中提取灵感,为沙漠搭配暖色调的赤陶、赭石,为湖水湿地准备冷色调的月白、湖蓝,让衣着与环境既和谐共鸣又巧妙突显;其次是材质与场景的呼应——在风沙大的地区选择飘逸的雪纺、真丝来增强动感,在昼夜温差大的区域采用棉麻、针织进行叠穿,既保证舒适度又塑造层次;最重要的是细节与个性的彰显——一条手工刺绣的腰带、一串古法银饰、一件异形下摆的设计,这些精巧细节往往成为照片中的记忆点,让每张旅拍都承载着独属于穿着者的故事。
正是这套融合了实用美学与个性表达的搭配哲学,让每一件从店里走出去的服装,都不仅仅是一件商品,而成为陪伴旅行者探索西北、表达自我的忠实伙伴。
B 波西米亚的灵魂与西北的旷野美学
店铺的核心风格植根于波西米亚的浪漫与西北民族的粗粝感,但于婷更擅长“混搭破界”。她以场景化思维解析服饰,为不同旅行场景提供专业建议。
在沙漠场景中,她推荐赤陶色流苏斗篷、燕麦色阔腿裤,材质以棉麻为主,让衣摆在随风扬起时能与沙丘的柔美曲线相呼应。“切忌紧身黑裙,会淹没在苍茫景致中。”于婷强调,在沙漠中,服装的流动感至关重要。
当面对草原与湖泊时,她主张叠穿青金石蓝印花长裙与镂空针织马甲,再搭配银饰腰链营造层次感。“民族风配饰是点睛之笔,比如一枚带着岁月痕迹的老银币项链,就能瞬间提升整体造型的故事性。”至于城市街拍,她则大胆地将新中式盘扣上衣与金属感腰链相融合,或是将Y2K撞色套装与民族刺绣马甲进行混搭,创造出“甜酷与复古的碰撞,让西北旅行照彻底脱离‘游客感’”的独特效果。
于婷常对顾客说:“穿搭要服务场景,而不是征服场景。”这句话在她为一位计划去66号公路拍照的女生搭配造型时得到了完美体现——那套做旧皮衣与渐变扎染长裙的组合,在最终成片中展现出服饰的颓靡感与公路的旷野之间形成的戏剧张力,获得很多人的点赞。
C 让服饰成为宁夏的“动态名片”
“过去,许多人对西北的想象固于‘土黄配大红’的刻板印象,但现在他们逐渐懂得,这片土地的色彩谱系是如此丰富——它有晨曦中沙丘的流金,有黄昏时贺兰山的赭褐,有晴空下湖水的钴蓝,还有草原深处的那抹翠色。”于婷说,“而服装,正是衔接人与自然的绝佳媒介,它能让你更好地融入风景,而不是一个突兀的旁观者。”
在她的店铺里,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在发生。有即将步入婚姻的新人来挑选旅拍服饰,希望在西北的壮美风光中记录爱情;有结伴而行的闺蜜团,为了一次期待已久的毕业旅行精心搭配;还有独自上路的背包客,想要在旅途中找到全新的自己。于婷和她的团队为每个顾客提供专业建议,让服饰成为旅行体验的重要部分。
“我们不只是卖衣服,而是在帮助顾客实现他们对旅行的美好想象。”于婷说。正是这种将地理特征、人文历史与个人风格融为一体的专业搭配,让每一位普通的旅行者都能通过服饰,在宁夏的壮丽山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叙事角度。在于婷的构想中,服饰不仅是旅拍的道具,更是移动的文化载体。
如今,通过短视频平台,她分享了大量旅行穿搭的实际案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关注。许多游客还未启程,就先通过网络找到了她的店铺,预约旅行穿搭服务。夕阳西下,又一批游客带着精心搭配的服饰踏上旅程。在宁夏的沙漠、草原、湿地和古街中,这些承载着美学思考的服饰正与西北风光碰撞出新的火花。在每一个快门声中,将大西北的壮美与深情,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记者 王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