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墩也要提防高血脂等“成人病”

版次:11 来源:银川晚报    2023年04月04日

近日,《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发布,与旧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增加和修订了很多内容,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新版《指南》明确,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在很多人的观念中,高血脂是中老年人比较容易得的病,与学生的关系不大,那么孩子真有必要检查血脂吗?

对此,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梁丽俊认为,现如今高血脂已不再是中老年人“专利”,很多年轻人甚至是未成年人,也被高血脂盯上了。曾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达19.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10%,肥胖与血脂异常经常如影随形。

案例

10岁男孩查出高血脂竟是肥胖惹祸

10岁男孩林林(化名)体重已经有70公斤,按理说,这个年龄的男孩正是喜欢跑跑跳跳的时候,林林却因为身材胖而走不快,奔跑就更吃力了。更严重的是,在最近的一次体检中,林林还被查出患上了高血脂。医生叮嘱说,如果林林再不控制体重和日常饮食,健康风险将会很大。听到孩子得了高血脂,林林的父母一时间难以接受,高血脂不都是中老年人才得的病吗,林林这么小的年纪怎么也会得?

详细询问病史后,医生了解到,林林从小就胃口好,家长做什么他都爱吃。而父母也有喂养误区,总觉得孩子吃得胖身体才好。另外,林林平时还比较爱吃蛋糕、油炸食物,而且比较懒不爱运动,导致身高155厘米的林林,体重却达到了70公斤,而肥胖便是他患高血脂的诱因之一。听到专家分析,林林的父母也后悔不已。

儿童肥胖不仅仅危害血脂

“从近几年门诊接诊情况来看,血脂异常的儿童显著增多,大多数是因为肥胖导致的。除了高血脂外,有些小胖墩还被查出高尿酸、高血压、脂肪肝,甚至是糖尿病等。”对此,梁主任具体进行了分析。

首先,儿童长期或大量食用高油脂食物,会造成血管中油脂堆积,极易诱发高血脂。“脂质异常血症往往起病隐匿,多数患儿在诊断前无任何临床表现,部分患儿以皮肤黄瘤或偶然发现血脂异常而就诊,少部分患儿以反复胰腺炎为首发症状。目前检出血脂异常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早筛。”梁主任提醒。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如果长期高糖饮食,加之不爱运动,还易患上2型糖尿病。体重过于肥胖,也是孩子患上高血压的罪魁祸首。儿童重度肥胖易致气道狭窄不通畅,形成睡眠障碍,严重者甚至可能发生猝死,而且长期的慢性缺氧,也可能诱发心脏疾病。

另外,肥胖或超重儿童易发生性早熟,性早熟可造成骨龄提前,使孩子的生长空间受限,导致最终身高低于遗传身高。因儿童肥胖产生的皮肤褶皱的位置多,出汗易发生真菌感染、痤疮等皮肤问题。

梁主任还提醒,如果儿童出现这些“成人病”,要是不加干预,很有可能会延续到成人阶段。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肥胖?

其实,儿童肥胖与遗传、营养过度、缺乏运动、内分泌失调有关,还有些小孩长得胖,是准妈妈在孕期吃太多了。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属于“少年胖”?对此,梁主任表示,判断孩子是否超重肥胖,不能光靠“感觉”,也不能只盯着体重的数字看,说超过多少斤就算胖,还需要结合身高,最常用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kg/㎡),即用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一般体重指数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80%~95%称为超重,而当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儿童体重指数的95%就称为肥胖症。具体可以参考6~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性别年龄BMI界值范围表。

儿童肥胖的预防重点要抓住肥胖发生的关键期,即产前、婴儿期、脂肪重聚期(6岁左右)和青春期。孕期应该避免母亲营养摄入过度和体重增加过多。在婴儿期,鼓励母乳喂养4~6个月,每月测量并记录宝宝体重,如果发现婴儿体重增长过速,应调整饮食。对学龄儿童和青春期少年,鼓励多吃水果和蔬菜,减少饮食中多脂、含糖的食物,限制摄入高能量、缺乏微量营养素的食品(例如袋装零食)。

小胖孩如何科学减重?

儿童肥胖,不仅可能使孩子患上一些“成人病”,还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另外,儿童肥胖相关的危险还可持续至成年期,儿童肥胖也是成年期肥胖的重要原因,因此“小胖墩”减重刻不容缓。

儿童肥胖症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种,大部分儿童属于单纯性肥胖,主要由于饮食不当,缺乏锻炼导致。那么,肥胖儿童如何科学减重?

“儿童减肥主张饮食均衡,适量运动。成人的一些减肥方式,如饥饿疗法、减脂手术、药物减肥等,都不适用于儿童。虽然儿童不能使用成人减肥方案,但是一样也要管住嘴,迈开腿。而且由于儿童自控力比较弱,减肥过程中,更需要家长的支持,帮助孩子减肥。比如父母应当逐渐改变孩子的饱足感,首先减至十分饱,然后逐渐减至八九分饱,这种措施与饥饿疗法不同,并不会损害儿童的身体健康。”梁主任建议。

梁主任还建议,儿童减重一定注重合理的饮食结构,家长应多在家做菜,少油少盐,可以在主食中适当加入杂粮,促进消化。保证孩子每天均衡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各类营养元素,让摄入略小于消耗。碳酸饮料等甜饮料、蛋糕、炸鸡等高热量食物,尽量避免让孩子吃,增加孩子的运动量。

记者刘威

作者: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