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了订金后消费者发现板材不符欲退费》后续 门头、营业执照、印章均不一致 相关部门如何监管

这起消费纠纷律师是这样解读的

版次:5 来源:银川晚报    2023年04月12日

日前,记者拍摄的兴庆区美德亨国际家居商场内景。

昨日,本报报道了发生在兴庆区美德亨国际家居商场的一起消费纠纷,最终因为消费者和商家各执一词,现场没能达成一致意见。然而,在这起消费纠纷中,记者还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该商家在经营过程中存在门头、营业执照和合同印章都不一致的情况。那么,作为商场管理方在明知该商家是如此情况为何还默许了这样的经营行为。对此,相关部门如何监管?这起纠纷的走向又会是怎样的呢?

合同印章主体不存在职能部门如何监管?

2月27日,消费者刘先生在兴庆区美德亨国际家居商场一家门头名为大王椰定制的店内定制了全屋柜子,交了两万元订金并与商家签订了合同。随后,在敲定细节时消费者发现合同中约定的板材与当初选定的板材不一致,随即向商家提出了退订金的要求。3月30日,当记者与刘先生来到兴庆区美德亨国际家居商场这家大王椰定制店内后发现,商家的门头名是大王椰定制,营业执照名却为银川市兴庆区才华家具店,而合同中的名称和印章则是家珑全屋定制。当天的协调过程中,因为双方各执一词,消费者与商家就退费问题并没有达成一致,商家建议消费者通过法律诉讼解决。而消费者则质疑商家的经营行为是否合规?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监管部门的监管是否到位?

记者分别通过天眼查和企业查APP查询消费者与商家签订的合同印章名称“家珑全屋定制”,均未查询到结果。但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三十七条,企业的印章、银行账户、信笺所使用的企业名称,应当与其营业执照上的企业名称相同。第三十八条中提到,法律文书使用企业名称,应当与该企业营业执照上的企业名称相同。根据《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九条,个体工商户名称牌匾可以适当简化,但不得对公众造成欺骗和误解。

针对这起消费纠纷中,商家门头、营业执照、印章均不一致的方式开展经营活动的行为,记者也向12315进行了反馈,最终由中山南街市场监督管理所作出回复。但中山南街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对于该商家门头和营业执照名称不一致的问题并未作出明确答复,不过该工作人员表示,该商家营业执照和合同印章不一致是不合规的,市场监管部门若发现这类问题会要求商户整改,不整改则会进行处罚。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3月中旬,这起消费纠纷发生后,消费者就退费问题和商家门头、营业执照、合同印章均不一致的经营行为多次向12345和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了投诉,3月24日,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兴庆分局给消费者作出的答复是,该店在与诉求人签订合同时,其经营主体虚构,不存在,中山南街市场监管所依法对该商家作出“警告”处罚。对于双方争执的板材不符一事,因为消费者刘先生不能提供相应证据,建议消费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在近期的采访中,记者发现该商户仍在使用大王椰定制的门头,挂的也还是银川市兴庆区才华家具店的营业执照。当记者到达辖区中山南街市场监督管理所希望进一步了解情况时,该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需要走流程才可以接受记者采访。

目前,针对消费者与商家因板材不一致产生的退费纠纷,中山南街市场监督管理所已于2023年3月18日终止调解。

律师解读板材不符消费者需举证印章无效但合同具备法律效力

在这起纠纷中,有这样几个法律问题我们需要搞清楚,第一个是消费者的退费诉求是否合理?第二个,既然监管部门认定商家的经营行为不合规,那么与消费者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就这些问题,律师也进行了解读。

针对消费者提出的因前后板材不符要求全额退还订金的问题,宁夏言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孙攀表示,消费者主张商家提供的板材和他所看的样品不一致,需要消费者进行举证,如果消费者无法举证,则诉求可能无法得到支持。反之,如果证据能够成立,消费者不仅可以主张退还订金,还可以主张订金双倍返还。

在消费者刘先生的认知中,他和商家所签订合同上的印章主体并不存在,并且商家这样的行为也属于违法,那么消费者与商家签订的合同是否可以认定为无效合同呢?对此,孙攀表示,法律并不是这样规定的。

孙攀告诉记者,就双方现在签订的合同来看,合同印章的主体经过查询并不存在,所以印章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印章下方签署了自然人的姓名,所以这份合同就变成了两位自然人之间的合同。对于消费者质疑商家不合规的经营行为,最终只能由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监管和处罚。

就这起消费纠纷,孙攀提醒广大消费者,签订家居类定制合同时,一定要谨慎,首先要明确合同条款及板材,最好以图片、视频的方式固定这些证据,防止交付的产品和消费者看中的样品不一致;第二,对合同中自己要履行的义务,要有明确的认知,一旦签署了合同就要遵守契约,履行合同义务;第三,一旦发生类似纠纷,第一时间固定双方约定的事项,能协商解决就协商解决,不能协商则需尽快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纠纷。

本报记者文/图

作者: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