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提供全方位保障

老有所医幼有所育 健康服务在身边

版次:3 来源:银川晚报    2023年05月25日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也是人民群众共同的追求。银川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统筹医改、医防融合、关爱“一老一小”、均衡布局医疗资源、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等举措,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为大美之城注入强有力的医疗保障,让银川人享有便捷、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A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兜住健康网底

近日,家住西夏区尚美雅居的刘龙章老人感觉身体不适后,第一时间翻出了家庭医生王宁的电话,向她进行健康咨询。刘龙章84岁,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等慢性病,4年前,他搬到了西夏区尚美雅居居住,和家门口的朔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进行了签约。全科医生王宁为他制定了规范化的治疗方案,耐心地教他怎么吃药,这一管就是4年。“银川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做得很好,离家近,老百姓看病非常方便,看病很舒心。”刘龙章说。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既是基本医疗的网底,也是公共卫生的网底。我市坚持均衡布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据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显示,银川市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所,乡镇卫生院36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01所,村卫生室209个,标准化建设率分别达到了100%、100%、99%、100%,农村医疗体系完善,达到“一乡一院”“一村一室”。全市27.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50.9%的乡镇卫生院和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63%的村卫生室达到四星级及以上标准,创建率和机构数居全区第一。

在此基础上,银川市有超过470个由家庭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师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签约服务,常住人口签约超过157.24万人。家庭医生团队在常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之外,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试点开展高血压管理O2O模式和糖尿病管理MDM模式,为慢病患者提供就诊提醒、医生在线咨询及制定慢性病管理方案等服务,忠诚履行着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一直以来,银川市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巩固全民参保成果。2022年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共参保210.51万人,其中城镇职工92.06万人,城乡居民118.45万人,特殊困难群众困人员群体全部参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参保率达到96%。

B“互联网+医疗健康”逐步深入生活

家住兴庆区的二胎妈妈马女士前些天为床位焦虑。生老大的时候是2017年,那一年是生育高峰期,银川各医院的床位一床难求。这一次孕育第二个宝宝,她一直在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做产检,越临近分娩她越为床位焦虑。

不过就在最近,马女士得知了一个就医神器——“银川健康广场”小程序,进入主页后,可以查询市属六家公立医院及其分院所有科室的床位信息。当看到银川市妇幼保健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都有不少可预约床位时,她终于松了口气。“除了查床位,通过这个小程序还能预约各医院的门诊挂号、在线问诊、预约体检、预约疫苗、签约家庭医生,太方便了。”马女士说。

“银川健康广场”是银川市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一个小窗口,也是很多银川市民熟知的健康小助手。作为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的核心城市,银川市正在更深维度积极探索。今年以来,银川市卫生健康委以首届数字医疗健康银川峰会为契机,积极推进数字医疗健康项目落地,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基地建设。

除了银川市民耳熟能详的远程专家门诊、远程诊断中心,银川市精准药学服务中心正在趋于成熟,该中心设有药浓度检测实验室,通过检测能帮助医生快速找到适合患者的药物,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有效安全。此外还可以开展51项基因检测,检测结果当日可出,另配有专业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为项目执行团队,依据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指导。目前银川市精准药学服务中心已检查8000多例,正在制定下一步推广计划。

正在推进的项目还有银川市互联网+护理延伸服务中心,该中心包含PICC门诊、伤口造口门诊、糖尿病专科门诊、呼吸康复专科门诊等,将在落实日常门诊工作的基础上开展院外护理工作,向出院患者提供院外护理服务、伤口/造口换药、PICC维护、健康知识指导等,为患者提供连续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

C家门口的托育机构解决带娃难题

找到家门口的普惠性托育机构后,家住金凤区的谭女士终于不再为带孩子的事烦心。“我们是双职工家庭,没办法全职照顾孩子,真是有点为难。”谭女士说,正在发愁之时,朋友告诉她,离家不远的金凤区吉润幼儿园开了托育班,为24~36月龄的小朋友提供专业的托育照护服务。谭女士立即前去考察情况,并让孩子体验了几天,然后果断报了名。如今,孩子已经在托育机构上了一年,谭女士对这种幼儿服务模式赞不绝口。

金凤区吉润幼儿园是银川市备案的首家托幼一体化幼儿园,2021年9月响应政府号召,在幼儿园的基础上,开设了第一批托育班,提供20个托位,为24~36月龄的孩子提供托育服务。托育班每个月的托育费为1240元,是银川市普惠性托育服务定价的一半。如今,该园托育班增加到2个,托位增加到40个,依然供不应求。

据悉,为满足市民对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银川市卫健委扎实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增量行动,通过争取中央补助资金2700万元建设银川市0~3岁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引导帮助民营企业建设托育机构增加托位供给,发动社区提供免费场地开办社区托育机构,联合教育部门摸排幼儿园空余学位开设托班等方式,持续加大婴幼照护服务供给总量。

截至目前,全市托育服务机构共有95家,提供托位5434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1.88个。其中2023年新增备案托位1464个,全力解决2~3岁婴幼儿入托需求。同时,定期举办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培训班,提升托育机构负责人和保健员业务水平,让孩子们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托育服务。

记者 沈亚婷 文/图

作者:沈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