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棉花娃娃击中心房
版次:12 来源:银川晚报 2023年06月16日
名叫栗粒的棉花娃娃。
收藏的棉花娃娃。
“我很酷”。
“我也是个小可爱”。
没想到吧,现在有些年轻人居然爱上了养“娃”。不过此娃非彼娃,是近两年大热的棉花娃娃,受欢迎程度直逼泡泡玛特。银川人小雨从去年开始喜欢上棉花娃娃,她对于这一爱好颇有心得,“躲得过盲盒,却没躲过棉花娃娃。”她说,软乎乎的娃娃玩法很多,真让人欲罢不能。
NO.1 棉花娃娃也有身份信息
最近小雨的购物车里添加了很多服装,但这不是给自己穿的,而是给即将来到家里的棉花娃娃穿的。
“这种娃娃一般买来都是裸娃,需要自己挑选服装,给娃娃换衣服也是一种玩法。”小雨介绍说,棉花娃娃诞生于“饭圈”文化,忠实粉丝们为了给明星应援,常常会按照偶像的样貌定制与之神似的棉花娃娃。后来这种娃娃逐渐衍生出更多玩法,比如IP联名,日前电视剧《苍兰诀》播出火热,出了很多周边产品,其中就包括男女主角造型的棉花娃娃。小雨总结,如今玩的棉花娃娃,具有很强IP属性,以及社交和流通属性,这也是它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小雨选购棉花娃娃,除了看娃娃精美程度,还会比较关心娃娃的IP,“我不是粉丝,也不一定追剧,但IP是棉花娃娃的身份,决定了娃娃在你想象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故事,所以还是要精挑细选。”她说,在玩家心目中,娃娃并不单是个商品,更是一个人格化的存在,每个棉花娃娃都在包装里附有一张卡,上面是姓名和生日等信息,也在玩家的想象中拥有自己的性格和故事。
NO.2 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娃娃
其实,早在第一个芭比娃娃诞生之时,它就被赋予了很多传奇故事,玩家乐此不疲地为芭比换衣服、化妆、做头发,这都是玩娃娃的乐趣与初心。而这一套玩法也存在于其他娃娃中,包括棉花娃娃。
今年上半年,小雨去广州旅游,在一家商场看见“Rua娃吧”,这是专门卖棉花娃娃的店,她特意给家里的娃娃选了几套漂亮的衣服。“在银川还没有线下门店,所以每次出差,都惦记逛一逛,看看有没有漂亮服饰。”她说,有点像小时候玩过家家,“每次给娃娃搭配好衣服,再整理一下头发,特别可爱,感觉自己都被治愈了。”
小雨从去年到今年买了好几个棉花娃娃,衣服就更多了,如此看来,棉花娃娃似乎也是个需要不断消费的“坑”,但她并不这么认为。“之前盲盒流行的时候,很多人喜欢收集一个系列的全套,但棉花娃娃不需要。你可以拥有一个,也可以多有几个,都和别人的不一样。”她认为,娃娃是属于自己的,有自身情感的投射,没必要贪多,陪伴在身边的每一个都是“梦中情娃”。
记者 李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