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吗?

版次:14 来源:银川晚报    2023年06月20日

腰疼,几乎是一个跨越年龄的“通病”。“哎呀,我的腰像断了一样疼,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了……”生活中,经常能听说到这样的说法。事实上,除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外,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也是导致腰痛症状的常见原因。同样是腰疼,疼痛的方式和原因却可能各种各样。

能摸到、有压痛 可能是腰肌劳损

生活中,很多人只要一腰疼,就以为自己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其实腰疼大多数是腰肌劳损造成的。慢性腰肌劳损或称“腰背肌筋膜炎”“功能性腰痛”等,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的腰疼。

“长期的过度腰部运动及过度负荷,久坐、久站或从弯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抬物,均可使腰肌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导致慢性腰肌劳损。”宁医大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张跃全表示,“门诊发现,腰肌劳损的年轻人和学生越来越多了,这和他们久坐不动有关。”长时间坐着,腰部要支撑上身的力量,而且坐着的时候不由自主会有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这会加重腰部肌肉收缩,肌肉牵拉等,使腰部肌肉受力更大,也就越容易发生腰肌劳损,进一步发展形成无菌性炎症,刺激神经末梢,引起腰疼。

腰肌劳损急性发作期,主要通过卧床休息以及物理治疗(按摩、热浴、牵引等)缓解疼痛,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纠正不正确的坐姿,且要缩短坐的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就站起来活动一下,轻轻地弯腰、伸展、腰部旋转等。

腰痛伴下肢麻痛 多是腰椎间盘问题

如果是伴有腿痛的腰疼,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是罪魁祸首。 腰椎间盘突出症先出现的症状往往是腰痛,然后可能出现单侧或双侧臀部疼痛、发紧等感觉,这些症状在弯腰或负重时会明显些,卧床休息后会减轻。当突出的腰椎间盘压迫到神经,患者会感到大腿、小腿或足部某区域的“串痛”和麻木。确诊需借助CT或核磁共振。

还有些人,走路时腰部略向前轻度弯曲,走一段距离后由于腰腿疼痛加重而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但骑自行车时却几乎跟正常人一样,这种腰疼多见于腰椎管狭窄症。

老年女性慢性腰背疼 小心是骨松惹祸

70岁的许阿姨近一年来时常觉得腰痛,到医院检查竟发现腰1和腰2两处椎体发生了骨折。常有些上了年纪的人会觉得腰酸背痛,往往被认为是年纪大了的自然现象,实际上,这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表现。

“老人脊椎骨质疏松后,椎体易在跌倒或抬提重物甚至咳嗽后,发生脊椎压缩性骨折,多发生在胸腰段。如果出现脊椎压缩性骨折,且治疗不及时,可致脊柱后凸,出现驼背。有些老人腰背疼两天又不疼了,其实这时候可能已发生了轻微的压缩性骨折。慢慢地,腰背疼得越来越厉害,甚至出现严重驼背,这时去拍片子,才发现好多椎体都有陈旧性轻微骨折。”张主任呼吁,老人出现腰背痛一定要重视,如果及时发现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多数可保守治疗,严重的需要手术。

可通过补充钙剂、维生素D、抗骨质疏松药物等方式来治疗骨质疏松,尽量避免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此外,老年人还要坚持参加运动,要多晒太阳,避免过量饮用咖啡或浓茶。

年轻男性腰背疼僵硬 还要小心强直性脊柱炎

“ 清晨醒来腰部僵硬不能动;弯腰困难;腰背痛,特别是下腰或臀部区域僵硬、疼痛”,对于年轻男性来说,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要小心是由强直性脊柱炎引发。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数人第一次发病是因骶髂关节炎,出现下腰部的疼痛。对于15岁至30岁的青年男性,如无诱因出现腰骶部、髋关节的持续或间歇性疼痛,或出现晨起腰部僵硬以及弯腰、下蹲困难等情况,应警惕强直性脊柱炎,一定要及时就诊。”

目前,强直性脊柱炎的具体病因未明,主要与遗传、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相关。另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症状差异性比较大,有些症状比较轻,可能只表现为腰背部疼、僵硬;更多的患者,到了发病后期,会造成脊柱的强直、僵硬、粘连,出现残疾。严重的脊柱关节强直,还可能影响胸廓的活动度,出现呼吸困难等。

小贴士

护腰注意这些细节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不要久坐,平时应尽量避免可能伤腰的重体力劳动:拣物品时避免弯腰,应屈髋下蹲,持物后直腰起立。避免弯腰取物后忽然用力上举,以防腰脊柱过度后凸将椎间盘挤入椎管内压迫神经根。

腰背肌功能锻炼,也是腰部疼痛及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治疗方法。小燕飞:持续5秒钟,放松5秒钟,每天早、晚各做1次,每次10分钟左右。臀桥:每天早、晚各做1次,每次做3组、每组15个,在臀部抬离垫面时维持5秒。

误区

有些腰疼不宜盲目按摩牵引

腰痛,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做推拿或牵引,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用牵引疗法。某些轻中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小关节紊乱、积劳性的肌肉劳损,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牵引理疗。而明显的骨质疏松;怀疑有腰椎破坏性疾病,如结核或囊肿;腰椎椎体滑脱等都不宜盲目进行推拿或牵引治疗。

记者 刘威

作者: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