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反复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版次:14 来源:银川晚报    2023年07月04日

一顿美餐之后,有人心满意足,有人却经常在餐后出现腹痛、腹胀,或是泛酸、烧心、嗳气等症状;还有人饭后总是昏昏欲睡,甚至疲惫乏力。这是怎么了?可千万别小看这些吃饭之后出现的不适症状,通过这些蛛丝马迹,也许能帮你更早地辨别出一些隐藏的疾病。

饭后泛酸、烧心

“吃完饭后经常感觉一股热辣辣、酸溜溜的东西,从胃里汹涌而来,直冲咽喉,尤其是在躺下或腹部用力时,这种症状会更明显。”40岁的陈先生近半年来饭后常有反酸、烧心等情况,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胃食管反流病所导致的。

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于晓兵介绍,在人的食管和胃的连接处,有一个贲门,如果贲门老化失去弹力,就很难正常“关门”了,胃酸从贲门“蹿上来”到食管里,会造成胃食管反流,引起食管及周围组织不适。胃食管反流的患者经常会出现泛酸和烧心,甚至还可能出现夜间呛咳、咽喉部异物感、声嘶、鼻炎等。

除了年龄因素、药物因素、过度肥胖外,经常饱餐、爱吃宵夜、烟酒不离手,常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都可能增加胃食管反流的发生。

对于胃食管反流患者,平时应该如何注意保养,避免出现泛酸、烧心的情况呢?“建议每餐吃到七分饱,避免过饱,吃低脂饮食,忌酒戒烟,体重超重者宜减肥,减少进食后反流症状发生的频率。少吃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吃完饭别立刻躺下,可以尝试把床头稍微垫高,使人躺下时身体形成一个角度,防止胃内食物回流。”

饭后犯困乏力

一吃完午饭,就哈欠连天,困意挡都挡不住……对于健康人来说,饭后偶尔犯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饭后总是昏昏欲睡,还疲惫不堪,一定要注意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

近两个月来,62岁的李阿姨每次吃完饭就犯困,浑身软弱无力,有时还有站起来头晕摔倒等情况,最初怀疑是脑供血不足,到医院就诊后才发现其实是餐后低血压惹的祸。“餐后低血压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的情况,一日三餐中,早餐后出现餐后低血压的概率最大,多发生于餐后1~2小时。”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席少静提醒。

经常出现餐后低血压的老人,推荐少食多餐,采用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餐前可先喝350毫升左右白开水,避免进食时饮酒;餐后平卧一段时间。餐后低血糖症状明显的,尤其是有基础病的老人,除上述日常护理,更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另外,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等人群,如果发现自己吃饱后总是哈欠连天,昏昏欲睡,最好去查查血糖。很多糖尿病患者还会合并脑血管病变,导致脑动脉供血不足,大脑缺血缺氧,也会引起困倦、头晕症状。

饭后肚子疼

造成饭后腹痛的原因很多,可能与饮食不当有关,如饮食不洁、过量食用生冷或者辛辣刺激的食物等。要注意的是,饭后经常肚子疼还有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比如胃溃疡、胆囊疾病、胰腺炎等。对于长期出现饭后腹痛并伴有其他胃肠症状的,特别是对于40岁以上的、有长期溃疡病史、近来疼痛节律性改变、食欲不振、体重短期内下降明显、有胃癌家族史的这些人群,更应尽快到医院做胃肠镜检查。

“如果饭后上腹部疼痛,有可能是胃溃疡。胃溃疡的疼痛经常在饭后一小时内出现,上腹部常常会出现钝痛、胀痛、烧灼痛的感觉,之后的一两个小时会逐渐缓解,直到下一顿饭后再次重复。”于主任介绍,对于胃溃疡患者,吃饭时一定要细嚼慢咽,减轻胃部负担。平时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以补充维生素,日常要少吃芹菜、红薯等粗纤维食物。还要注意少食多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如果在暴饮暴食或大量饮酒后突然出现腹痛,要警惕是凶险的急性胰腺炎,必须立刻就医,以免耽误病情。“急性胰腺炎发病人群多为青壮年男性,与一次摄入大量高蛋白和脂肪类食物有关,与饮酒过度也有一定关系。该病的典型症状是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

餐后总感觉腹胀

有的人每次吃完饭后都会感觉腹胀,这有可能是消化不良“找上门”了。消化不良主要的症状包括餐后饱胀、上腹胀气、早饱感、上腹烧灼感、嗳气、恶心、呕吐等。

促动力药和抑酸药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药物,但要由医生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对缓解消化不良也很重要: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和情绪稳定,戒烟酒;少喝易引起腹胀的饮料如汽水、可乐等,减少胃肠道内的气体;减少不宜消化食物、刺激性食物摄入。”于主任建议。

记者刘威

作者: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