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车变修车 车主很闹心

相关部门调解未果 律师建议起诉

版次:4 来源:银川晚报    2023年07月14日

车主卢先生找到车辆时发现车灯受损。

前段时间,市民卢先生将自己的车辆开到一家汽车服务中心洗车贴膜,但是后续他与商家之间却产生了纠纷,洗车变成了修车,这让卢先生很闹心。

车开进洗车店 为啥又到了修理厂?

卢先生告诉记者,今年6月17日,他将自己的爱车送到位于丽景北街与解放路交叉口的慕远者汽车服务中心,与商家敲定2150元的费用,商家给他的车提供精洗、拆洗座椅、贴全车膜以及全包脚垫的服务。

把车辆放在汽车服务中心洗车的过程中,店铺负责人多次联系卢先生,告知他车辆主驾驶的几个部位坏了,需要维修,当时卢先生也同意维修。

6月21日,卢先生前往该店拿车时却发现自己的车不在店里。追问下,工作人员告知他,车辆被开到一家汽配城进行维修,随后卢先生也前往此处寻找自己的车辆。

“找到车的地方,是一个修厢式货车的修理厂。一过去就看到我的车右后尾灯碎了;拉开主驾驶的门,内饰件剐蹭得像被狗啃了一样,车门边上的漆也蹭了。”卢先生说。他认为,车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是洗车时操作不当造成的,同时他怀疑右后尾灯是被人开出去后碰撞所导致的,“车开进洗车店的时候,油表显示还有两格油,去拿车的时候油表显示没油了。”卢先生说。

后续纠纷不断 车主两次报警

对于卢先生车辆出现的问题,慕远者汽车服务中心称是第三方修理厂修坏的,与他们没有关系。但卢先生认为,自己是把车辆开到慕远者汽车服务中心车辆才出现问题的,店铺理应负责。

卢先生报了警,在民警的协调下,他与慕远者汽车服务中心负责人沟通协商好了修车事宜,但这家店始终没有开始维修。卢先生又想将车辆开到4S店定损,但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又发生了纠纷,卢先生选择再次报警,在民警的协调下,双方共同选择了一家维修厂。

卢先生说:“我给慕远者汽车服务中心支付了2550的洗车钱,包括之前说好的2150元,再加上维修主驾驶座椅的400元,对方这才不情不愿地把修车钱付了。”

在这家修理厂修完车,卢先生去提车时又发现,主驾驶的座椅没法动,这让他和慕远者汽车服务中心再次产生了纠纷。

卢先生说,起初他只是想将车辆精洗一下,没想到最后洗车变成了修车,现在主驾驶座椅要进行更换,费用是4100元,却无人来承担。“我这车是2019年买的,内饰件都换了,扶手箱也换了,三面漆重新喷了,右后尾灯也换了,如果现在卖车说不是大事故车,谁信?我的车折损的费用谁来承担?”卢先生说。

洗车行负责人称“就是个小纠纷”

近日,记者来到慕远者汽车服务中心了解情况,但是该店大门紧锁。随后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了该店负责人。“就是一个小纠纷,关你们啥事?”该店负责人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随后,记者又来到卢先生修理车辆的修理厂,该厂负责人鲁先生告诉记者,当时是两方一同将车送过来的,车辆的后排座椅空调下饰板、后叶子板饰板以及前面的B柱下饰板都有磨损,这些全部重新更换了,右后尾灯也重新进行了更换,还有车门框都重新喷漆了,但是在维修的过程中,维修工人并没有动过主驾驶的座椅。

“车主说动不了,我们才拆下来看,发现是座椅里面的小配件丢了,这些配件商是不卖的,只能换掉。”鲁先生说。

律师:商家存在侵权 消费者可起诉

对于卢先生的遭遇,北京大成(银川)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进峰分析,卢先生和慕远者汽车服务中心之间发生的这起纠纷,既包括违约,也包括侵权,卢先生可以选择性地处理这起纠纷。同时,在此次事件当中,商家在履行服务合同的过程中,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且没有如实告知消费者,卢先生后续可以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反映,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要起诉,卢先生要准备损失的证据,比如车辆的折损,这可能需要通过鉴定机构给出鉴定结果。”王进峰说。

同时,王进峰提醒,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或在接受服务时,要对经营者的经营范围、经营性质以及经营能力进行初步了解,避免后续发生不必要的损失,同时王进峰也提醒商家,要提高法律意识,合法诚信经营。

记者了解到,目前卢先生已将此事反映给了市场监管部门,但相关部门协调并未成功。卢先生准备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记者 马美玲 马雨轩 文/图

作者:马美玲 马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