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巧思里的“紫色梦想”

版次:9 作者:王敏

李秋梅钩织作品《家乡的葡萄熟了》。

赵桂琴刺绣作品《葡萄》。

郭靖的皮雕作品《酒依》。

编结非遗传承人杨梅作品《葡萄熟了》。

7月21日上午,2023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非遗文创展暨对话论坛在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举办,50多件以宁夏葡萄酒为主题,融合刺绣、剪纸、贺兰砚、皮艺、布贴、编织、木雕等传统技艺而创作的文创作品一经亮相,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些作品的背后,承载了手艺人的巧思,更寄托着人们对于宁夏“紫色梦想”更多的期许。

量身定制

这场由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宁夏艺盟礼益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非遗文创展暨对话论坛”活动,最吸引人的部分,既安静,又充满活力——走进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正在展出的葡萄酒主题文创作品展,每一件都为“宁夏葡萄酒”量身定制,作品不但带着作者自己的立意和创作特色,也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宁夏葡萄酒的魅力。

讲到这次活动的作品征集及评选,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负责人、国家级非遗剪纸项目传承人李剑说:“从征集到展出,前后三个月时间,还是有些紧张的,如果时间充裕,相信还有更多非遗人的作品能够参展。不过这次入选的50多件作品,已经有很多优秀的作品精彩亮相了。”

吴忠编结非遗传承人李秋梅的《家乡的葡萄熟了》、 中卫农民画非遗传承人马春燕的《闽宁协作谱新篇》、 宁夏刺绣非遗传承人赵桂琴的《葡萄》、扎染非遗传承人王语晗和她创作团队的《贺兰酒香飘天下,致富路上新征程》……李剑介绍说,这次共有40多个非遗创作人或团队,以宁夏葡萄酒为主题,给葡萄酒用品、饰品、酒标、旅游纪念品等设计定制“创新、好用、美观、可转化”的“文化服饰”,从目前的成果看,已经为实现非遗具象化与葡萄酒文化的完美结合开了好头。活动现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伏兆娥也将葡萄酒元素融入剪纸艺术,用剪纸叙述葡萄收获、酿酒、分享的喜悦。

用心创作

说起这次参与主题展的设计,金凤区编结非遗传承人杨梅说,自己当时第一感觉就是要设计一款和葡萄有关的饰品,让人们不仅可以品尝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也能将这里的葡萄“随身佩戴”。

设计过程很顺利,从画图到选材再到制作,杨梅只用了一周时间。为了能体现葡萄的形态,她专门选择了水晶石,晶莹剔透的紫色和白色,与贺兰山下酿酒葡萄的色彩有极高相似度,整个作品的配色采用清新绿色系,碧绿的葡萄叶,生长脉络纹理甚有质感,将饱满丰盈的“葡萄串”衬托得艺术感十足,营造出悠悠夏日的一份轻松与惬意,大气简约的风格让人印象深刻。“这次活动,大家的作品虽然各有风格,但每件作品都寄托了对‘宁夏紫色梦想’的一份祝福和期许。”

同样参与了这次活动的宁夏皮雕技艺非遗传承人郭靖,则用一款设计精妙的皮雕《酒依》征服了所有人。这件用时一个月完成的作品,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酒红色牛皮皮料为底,大漠黄色的枝叶衬托两侧,既有原始的野性,又显得极为尊贵,复杂的纹饰和对称美的结构,让置于其中的葡萄酒显得更有品位。“中国人送礼,送双不送单,所以这次设计的葡萄酒外包装,是能装两瓶的,也是想传达这样一个民间习俗。”郭靖说,自己的皮雕作品,从挑选皮张开始到最终完成,粗算都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创作的过程融合绘画、雕刻、染色、抛光、定型等工艺手法,可以说,处处是功夫。虽然过程十分不易,但能为宁夏葡萄酒文创产业助力,郭靖认为“十分值得”。

“每一位老师为这次葡萄酒文创展都付出了心血,相信也会带动更多非遗人参与其中,为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助力。”李剑说。

记者 王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