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皮肤问题多外用药别随意抹
版次:11 作者:刘威
夏天天气湿热,蚊虫肆虐,皮肤问题多发,其中瘙痒是常见的症状。就在最近,市民刘华(化名)的胳膊上起了些红斑,瘙痒难耐,看着像是湿疹,于是他去药店买了止痒的药膏涂抹,但擦了一周症状也没有缓解。就诊后,医生说他胳膊上的红斑并不是湿疹,而是日光疹,他用错了药膏。
对此,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王基云表示,同样是皮肤瘙痒、皮肤起红包等,有可能是不同的皮肤问题导致,比如日光疹、荨麻疹,湿疹、痱子、虫咬皮炎这些夏季常见的皮肤病,都可能引起皮肤痒等症状,而自行用药涂抹,可能并不对症,甚至会惹来皮肤疾病加重。
皮肤光敏性疾病
炎夏紫外线强烈,一些过敏体质人群容易被皮肤光敏性疾病“缠身”。皮肤光敏性疾病,俗称日光疹,瘙痒是其最主要的表现,这时许多人会购买止痒的外用激素类药物涂抹。
但王基云提醒,针对皮肤光敏性疾病的外用制剂主要包括防晒霜和外用皮质类固醇,需要针对性用药。因为激素类皮肤药的成分不同,抗炎作用强弱也有不同,患者很难区分,如果自行使用易出现用药风险。“例如地塞米松等强效糖皮质激素,止痒消炎效果好,部分患者就把它当做万能药,长期使用,但这样易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等;部分患者皮肤过敏性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相关疾病,需要就医和长期服用药物治疗,单纯使用激素类外用药物,可导致疾病加重或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同时,皮肤光敏性疾病患者需避免强烈和长时间光照,还应注意食用芹菜等光敏性蔬菜、服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后引起的光敏反应。如果出现皮肤反应,痒感较重的患者可冷敷患处止痒;外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可减轻部分患者的症状,但需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大量使用,用药后如症状不能缓解,需要及时就医。
虫咬皮炎
夏日,我们不仅要受酷暑高温的折磨,还要忍受蚊虫叮咬之苦。发生虫咬皮炎,不仅是皮肤瘙痒难耐,有些人还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糜烂等,怎么应对?
倘若不慎被蚊虫叮咬,首先应避免搔抓,因为这样可能会造成继发感染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刚被蚊虫叮咬后,可用碱性的肥皂水清洗叮咬处的部位,用小苏打水湿敷止痒,或者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虫咬皮炎只要及时治疗,通常1~2周可消退。如果瘙痒很严重,再考虑外用激素药膏,比如卤米松乳膏等皮质类固醇软膏,内服一些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病情严重者应到医院就诊,免得延误病情。
要注意的是,如果不慎被蜱虫叮咬后不可强行拔除,需要及时就医!“因为蜱虫在吸血的时候,口器会牢牢地固定在皮肤上,如果强行拔除,易将口器断在皮肤内,轻者引发皮肤疾病,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湿疹
夏天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皮肤潮湿,很容易沾染植物花粉、螨虫等过敏原,一些过敏性体质的人容易受刺激,引发湿疹,或使原本的湿疹加重。
湿疹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上会出现多形性的皮损,包括红斑、丘疹、水泡,甚至肿胀、糜烂、渗液等,很多患者是忍受不住剧烈瘙痒而就医。湿疹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面对湿疹,王基云给出以下几点用药建议:如果湿疹程度很轻微,可使用保湿润肤剂,寻找并避免诱发因素即可;如果湿疹为轻度,皮疹面积不太大,只有轻度瘙痒,可口服抗组胺类抗过敏药,外用炉甘石洗剂;如果湿疹为中度或重度,建议外用炉甘石洗剂和皮质类固醇软膏治疗,同时口服抗组胺类抗过敏药。颜面部湿疹,未经皮肤科医生诊断,不建议自行使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因为糖皮质激素药膏对抑制炎症虽然有效,但长时间使用,会引发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周期更是再度延长;湿疹患儿一般使用中、弱效制剂。
荨麻疹
夏天常见皮肤问题还有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风片,这也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荨麻疹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约 20%的患者伴有血管性水肿。
“夏天外面特别热,一些人进入房间后直接吹空调或风扇,突然的冷热变化,易引起急性荨麻疹。此外,夏天人们爱吃烧烤、海鲜、喝酒等,这也是急性荨麻疹的诱因。”王基云重点提醒,急性荨麻疹,如伴有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消化、呼吸系统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因为严重的荨麻疹会导致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甚至喉头水肿窒息而死。“急性荨麻疹的治疗首先应发现并去除病因,治疗用药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王基云表示。
痱子
痱子是夏季儿童常见的皮肤问题,常见于出汗部位,如头面、颈项、胸背、腋窝、腹股沟、四肢关节处。“夏天出汗多,室内空气如果不流通,汗液就无法正常排出,导致汗液往毛孔的周围组织渗透,从而导致痱子的出现。痱子也分为白痱、红痱、脓痱、深痱几种不同类型。”
如果得了痱子,局部治疗主要以清洁止痒为主,可外用痱子粉,也可选用清凉止痒剂,治疗时也可喝点绿豆汤清热。
提醒
这两种外用药不宜涂脸上
炉甘石洗剂是常用的止痒洗剂,该药为复方制剂,具有收敛、保护作用。但由于该洗剂含有不溶解于水的矿物粉,而面部皮肤的皮脂腺分布丰富,这些矿物颗粒可能会阻塞皮脂腺的开口,阻止皮脂腺分泌物的排泄,易发生皮脂腺炎和毛囊炎,因而不适用于面部;以酒精为溶剂的酊剂,如皮炎宁酊剂,因多为复方制剂,局部擦用可迅速止痒,且含有糖皮质激素等,具有抗炎作用,但酊剂是以75%~95%的酒精为溶剂的,对皮肤具有刺激性,可能会导致皮肤黑色素沉着,也不适于面部。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