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超级充电宝” 24小时绿电供应
闽宁“绿电小镇”项目打造现代智慧配电网样板
版次:3 作者:李鲲鹏
8月4日,在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银川市委、市政府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联合举办闽宁“绿电小镇”示范项目建设启动仪式,随着100兆瓦/200兆瓦时集中式储能电站开工建设,标志着闽宁镇作为西北首个“绿电小镇”正式启动建设。
“绿电小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源网荷储协同,为加快实现能源、电网和产业的绿色协调发展,全面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增添力量。
储能电站让闽宁镇用上“超级充电宝”
宁夏作为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在西北试点建设首个“绿电小镇”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同时也是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助力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助力银川市“三新”产业和“两都五基地”建设的有力举措。
国网银川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服务“双碳”目标落地,立足本地实际,沿着“一个目标、两步实现、三个绿色、四侧协同”的建设思路,逐步实现日间、夜间绿电供应,将闽宁镇打造成为24小时绿电供应的“绿电小镇”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实现闽宁镇全绿电供应,为构建现代智慧配电网提供宁夏样板。
据了解,闽宁“绿电小镇”建设分为绿色能源、绿色电网、绿色产业三个方面,共有30项重点任务和31项重点工程项目,规划总投资15.88亿元,其中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投资10.08亿元,社会资本投资5.80亿元。在绿色能源方面,围绕打造绿色低碳能源供应体系目标,建设一座100兆瓦/200兆瓦时集中式储能电站,将闽宁镇白天富余的新能源电力存储起来,晚上按照负荷需求分段放电,保障夜间绿电供应。
目前,闽宁镇区白天可由镇区内分布式电源满足供电,但夜间无法实现新能源全供电。在闽宁镇建设100兆瓦/200兆瓦时集中式储能电站,发挥“超级充电宝”作用,白天储能电站获得的“风光”绿电将点亮夜间镇区的万家灯火,实现24小时绿电供应,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电网侧,加快布点闽宁750千伏变电站、原隆110千伏变电站,进一步提升首府供电保障能力。建设交直流互联柔性配电网“零停电感知”示范区,互联台区低压供电可靠率达99.999%。
明年年底全面实现24小时绿电供应
闽宁“绿电小镇”的建设,还将结合闽宁镇绿电综合能源托管示范项目、闽宁镇服务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工程,加快屋顶光伏的配套电网工程有序落地实施,与政府等单位签署综合能源托管协议,打造“光伏+绿电办公”模板。
在闽宁供电所,光伏、储能、风机以直流方式接入加装的能量路由器,实现风光储充协同控制,助力优先新能源发电。在负荷侧,围绕闽宁镇“五大特色”产业,建设改造原隆“全电村”,发掘特色产业与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的互动潜力,探索“光伏+源荷互动”模式,形成低碳环保绿色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国网银川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绿色电网方面,聚力建成“坚强、智慧、数字、清洁”电网,开展闽宁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原隆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闽宁镇配电网架优化工程等电网工程建设,优化各级电网网架结构,提升区域电网智慧化、数字化水平,并通过柔性互联配电网建设工程、无人机智能化巡检监测工程、电缆故障精准定位工程、虚拟电厂建设工程、源荷储充全景监测工程等,在闽宁镇实现新能源高比例承载和高效率输送,让电网感知全覆盖、故障全自愈。
在绿色产业方面,围绕闽宁镇特色养殖、特色种植、文化旅游、光伏发电、商贸物流等五大支柱产业,通过原隆村“全电村”建设改造工程、旅游乡村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以及农业大棚、畜牧业养殖场、产业园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工程,促进闽宁镇从一次能源消费向二次能源消费进行转型升级,打造低碳环保绿色产业体系,全面服务乡村振兴。
到2023年年底,闽宁“绿电小镇”建设将取得一定成果,绿色电力供应绿色产业水平稳步提升,到2024年年底,闽宁“绿电小镇”将全面建成,在闽宁镇实现风光储充资源互补,新能源发电和用电负荷的协调发展,全面实现24小时绿电供应。
缓解地区环境压力 保障能源安全
此次闽宁“绿电小镇”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投资需求大、产业链长、覆盖面广,可拉动全社会GDP增长,带动城市经济发展,让居民真正实现因电而富。实现能源资源高效利用,通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有效利用多源互补性,提高闽宁电网设备利用率、降低系统备用容量。
闽宁“绿电小镇”将充分发挥新型电力系统优势,统筹利用闽宁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通过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地区环境压力,同时保障能源安全。通过推广电气化生产设备等电能替代技术,提高区域电气化水平,推动社会用能方式向绿色、节能、低碳方式转变。创新能源产业共同发展,实现政府、能源企业、电网企业、用电企业以及镇区居民共同发展新模式,共同促进区域能源+电网+产业的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转变“源随荷动”的传统模式,实现源网荷储协同的多元互动模式,解决电力平衡、新能源消纳、电网安全等问题,通过互利共赢的机制设计和生态圈建设,将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综合价值传导至全社会参与主体。
国网银川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绿电”建设的绿色能源、绿色电网、绿色产业各示范项目纳入重点项目管理,开展单项工程建设策划,按照任务分工和项目管理机制,细化各项任务里程碑计划,建立工作台账,完善项目小组周例会、工作小组月例会制度,每周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加强督办协调,精心部署实施,开展项目攻坚,全力推动示范项目工程建设。
记者 李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