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不飘香
版次:15 作者:靳义堂
市场上有卖李子的,一问价,每斤(市斤)10元,比来自南方的大名鼎鼎的荔枝还贵,真有点意想不到。
恰好一个卖李子的摊位和一个卖荔枝的摊位摆在了一起,你看,李子就是一堆青蛋蛋,毫不起眼,也没有什么香味。而旁边的荔枝,被摊主淋上了水,鲜艳得就像一堆红玛瑙球。
说起李子,它也真有点土气,似乎难登大雅之堂,主人也不好意思用它来招待贵客。但它在中国文化里的地位还真的不容小觑。《诗经·大雅·抑》里就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诗句;“瓜田李下”的成语出自三国著名才子曹植的《君子行》一诗;辛弃疾的词《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里就有“多情山鸟不须啼。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名句。现在人们对老师最大的赞誉就是“桃李满天下”。可见李子也并非普通得默默无闻。
小时候老家的稻田田埂上全是一排排李子树,这种树树干短粗曲折,树冠很大,枝叶繁密,春天开花的季节,满树米粒似的小白花,既没有招人眼球的艳丽,也没有招蜂引蝶的香味,默默地开过之后,就孕育出满树满枝的青杏般的绿色小球。李子树既不用施肥,也不用剪枝,也不生病生虫,从不用为它喷洒农药。一到夏天,每根树枝上都挂满了一排排、一串串、一嘟噜的李子。
一到李子开园的时候,就是全体社员的节日,男女老少齐出动,满园子都是人,吃多少是没人限制的,你就挑最好最甜的李子吃吧,吃到不想吃了再干活。
杨贵妃爱吃荔枝,之所以跑死了许多驿马,那是因为荔枝不耐储存。而李子则不然,你放个十天八天,它连皮都不会皱巴,更不会变坏,还会糖化得更好一些,甜度会更高一些。那时生产队把李子摘下来,是舍不得分给社员们吃的,而是装满几十个麻袋,派人用架子车拉到县城去卖,换些钱给生产队添置一些农具或者牲口。
在我看来,李树朴实无华,卑微低调,却生就了一副钢筋铁骨。它生长在不宜庄稼生长的低湿河滩、沙土地里和稻田的田埂上,不用施肥和管理,每年都奉献出满树的果子。
茅盾曾用白杨树来礼赞北方的农民,说他们正直坚强,紧密团结,积极向上;杨朔曾经通过赞美蜜蜂来歌颂劳动人民,说它“给予人的甚多,所求于人的甚少”。那么,世界上有没有李树这样的人呢?我想,一定是有的!
买了几斤李子,却想起了这么多往事,也许是人老了的缘故吧,见笑了。
□靳义堂 (宁夏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