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秋咳、秋乏多事之秋如何健康过?

版次:10 作者:刘威

8月20日,漫长的三伏天正式走到了尽头,空气中秋的气息渐浓。从出伏开始到9月23日秋分,这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的时候。与此同时,与秋季有关的一些不适可能纷纷来扰,秋燥、秋咳、秋乏、秋愁,多事之秋如何健康过?一起听听专家们的养生建议吧。

防秋燥伤人,重点要滋阴

是不是觉得一到秋天身上哪哪都干巴巴的?其实,秋天气候特点就是干燥,要当心“秋燥”伤人。

银川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吴晓晶提醒说,秋燥可引起肺燥,肺燥又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情况要以不同方法来缓解:温燥,属于初秋感受燥邪,往往带有夏暑的余热,表现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干咳少痰、咽干口燥。对于温燥,饮食养生原则要以清热滋润为主,除滋阴润燥外,还需清泻肺热,可食百合粥、银耳粥、银耳杏贝汤等。晚秋气温下降,天气转凉,多为凉燥。对于凉燥,饮食养生原则要以祛寒滋润为主,还宜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热量较高的食物。

无论温凉,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特征。因此,秋天养生应以注重防止燥邪对人体的伤害。对于秋燥,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平时要少吃生冷和过于甘肥油腻的食物,也不宜多吃辣椒。可常用清水慢慢滋润鼻腔,或在夜晚时在屋内放一盆水,这些都对缓解秋燥有效。

克服秋乏,晚上睡早点

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懒洋洋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秋乏。

“出伏之后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渐弱,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朋友。如果此时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王晓丽解释说。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可以缓解脑疲劳,比如散步、慢跑、广场舞等,但运动量不可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加重身体的疲劳。经常待在室内的上班族可以时常伸伸懒腰,能起到伸展腰部、放松脊柱的作用,也可以把更多的含氧的血液供给大脑。要减缓秋乏,老人睡眠尤其要充足,最好比平时多增加1小时睡眠。

对付秋嗽,吃得“润”一点

很多人尤其是老人在秋天的时候特别容易咳嗽。这是因为,出伏之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度,气候逐渐干燥,秋燥之邪极易通过口、鼻、呼吸道和皮肤等侵入人体,累及于肺。

“可能引发咳嗽的原因很多,在临床上,每到秋天,因为秋燥引发的咳嗽也很多见,典型的症状是咽干、干咳无痰、口鼻干燥,舌尖红。这一类型的咳嗽早期可以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百合、麦冬、杏仁、银耳、川贝等。若咳嗽初期干咳无痰,伴咽干咽痛,可服用五汁饮(梨100克、荸荠20克、麦冬10克、龙眼肉10克、莲藕20克、蜂蜜少许,将以上药物放入锅中煎煮30~45分钟,取汤作代茶饮)。”银川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师常喜建议。

很多人都知道一个治疗咳嗽的经典食疗方——冰糖炖雪梨或者冰糖川贝炖雪梨,但是也有人发现,有时候咳嗽时,喝了川贝梨水症状却加重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对此,师主任表示,川贝梨水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咳嗽,它也是有适应证的。因为川贝和梨偏寒性,所以对于肺热痰少,或者是偏阴虚的咳嗽证型,适合服用川贝梨水;而对于偏寒性的咳嗽,比如患者有白痰、稀痰,或者流清鼻涕,并不适宜服用川贝梨水。

远离秋泄,先调脾胃

长夏酷暑,人们普遍贪凉喜冷,长时间吹空调,过食西瓜、冷饮等寒凉的食物,多种不良习惯易造成脾胃阳气受损。等到秋季由热转凉,自然界中的阳气也逐渐减弱,内外因相结合,使得人体阳气亏虚更为明显,极易感染寒邪引起腹泻。

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秋天不妨适度吃点健康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芡实、山药等。脾胃差的人,还可以试试“四君子汤”,即用党参或人参10克~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30克、甘草3克~5克,熬在一起。也可隔姜灸中脘、足三里、神阙、关元、脾俞等穴位,适用于脾气虚、脾阳虚人群。

赶走秋愁,多做户外运动

秋风秋雨愁煞人,自然界的秋风、秋雨经常会使人心生秋愁,甚至是抑郁的情绪。悲秋,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正常反应,一般没有太大问题。但如果调养不当,悲秋过度,就容易引起抑郁症及其他一些疾病。

“秋天的养生不仅要调理身体,还需要精神上的调养,顺应季节变化作出适当改变。”王晓丽主任表示,秋季尤其以“收”为要,做到“心境宁静”,尽量排解积郁的情绪,对身心健康都很重要。“我们可以趁着天气凉爽的时节,多进行户外运动,或登高望远开阔视野,放松心情。建议此时节要多与朋友聚会聊天,有助于不良情绪的发泄。”此外,还要学会自我开解,笑对烦恼,宽容待人。维生素B缺乏也会令人情绪沮丧、思维迟钝,秋天不妨多吃点富含维生素B的粗粮,比如燕麦、大麦、小米、红豆、豌豆等。可以常吃杂粮米饭、红豆薏米粥、小米稀饭等。

克服悲秋情绪,还要注重养心和养肝,可以多喝玫瑰花茶或菊花茶、莲子茶,因为它们有清肝解郁的作用。

小贴士

秋季养阴润燥茶饮方:乌梅生姜茶

取乌梅1个(去核)、生姜1~2片、红糖适量。将乌梅去核,乌梅肉洗净切碎,生姜洗净切丝,同红糖一起放入保温杯中,沸水冲泡半小时即可。

乌梅味酸、微涩,性平,搭配生姜辛酸化甘,配合红糖酸甘化阴,有养阴生津的功效,能促进食欲。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