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眩晕还可能是“耳水不平衡”
版次:9 作者:刘威
眩晕,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它可能反映了多种疾病,比如脑部病变、眼部病变、神经性病变、耳石症……但你听过“耳水不平衡”吗? 近日,某知名歌手在演唱会上意外摔倒,引发了众多网友热议。演唱会后其解释称,自小患有“耳水不平衡”,几乎每年都会发一次,此次演出前半小时开始头晕,随后出现了跌倒的情况。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耳水不平衡”这个名字很新奇,那么,它到底是个什么病?又是怎么让人眩晕的?
1“耳水不平衡”是什么病?
“耳水不平衡”在医学上被称为“梅尼埃病”(旧称“美尼尔氏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耳源性眩晕疾病,女性患病比例高于男性,好发于40~60岁人群。
“梅尼埃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膜迷路(内耳的主要部分)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病,发生机制主要是内淋巴产生和吸收失衡。通常认为梅尼埃病的发病有多种因素,劳累、精神紧张及情绪波动、睡眠障碍、不良生活事件、天气或季节变化等均可诱发本病。”宁夏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邓斌介绍。
2 有哪些常见表现?
梅尼埃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哪些特征?邓斌说,我们可以简单记为“四联症”:头晕+耳鸣+耳闷+耳聋。
反复发作性的眩晕:眩晕是梅尼埃病的主要症状,眩晕突发,可为自身或周围物体的旋转、翻滚、摇摆或颠簸感,一般睁眼时感到环境的运动,闭眼时则感到自身的运动。患者神志清醒。眩晕发作时间一般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很少超过12小时。在缓解期可有不平衡或不稳感,可持续数天,眩晕常反复发作,复发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间歇越短。
耳鸣:在头晕发作前或发作时可出现耳鸣,每个人感觉耳鸣的声音不一,可能是嗡嗡响,也可能是轰轰声。发作后耳鸣可能会消失,也有可能延续,但声音较发作时减弱。
听力减退:梅尼埃病患者会出现波动性听力减退,听力在发病时有明显减退,随着眩晕的消失,听力有所恢复或恢复正常,听力总的趋势是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而每况愈下。患者听高频强声时常感到刺耳难忍。
患耳闷胀感或压迫感常被列为梅尼埃病的第四主征,恶心、呕吐、出汗及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反应是剧烈眩晕发作时的伴随症状。
症状通常从单耳开始,也有可能双耳同时发病。在症状发作间期,患者不舒服的症状可完全消失,直至下一次发作。
3 梅尼埃病可以治好吗?
邓斌医生提醒,梅尼埃病的危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可导致持续性耳鸣、反复发作的眩晕,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可引起反复波动性、进行性的听力下降,导致患者永久性听力损失,甚至出现重度感应神经性耳聋;可引起神经、精神症状,如焦虑、抑郁、烦躁、情绪不稳定等。
目前医学手段无法治愈梅尼埃病,只能缓解其症状。对于梅尼埃病的治疗,以减少或控制眩晕发作,保存听力,减轻耳鸣及耳闷胀感为治疗目的,按照患者疾病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大多数梅尼埃病患者通过镇静类、利尿类、激素类等药物治疗,症状都可以得到缓解。并且,由于梅尼埃病是一种阵发性的疾病,患者只需在发病时服药即可,不用终生持续服药。对于非常顽固且严重的反复眩晕,在保守治疗或药物治疗六个月无效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手术。比如内淋巴囊的手术、半规管的填塞术或是迷路切除术,即把前庭神经切断,或破坏前庭感受器。但是由于迷路切除手术伤害比较大,一般都会慎重选择。
物理疗法包括前庭康复训练等,比如患者睁眼闭眼由坐到站并转身,控制姿态和行走能力,找出稳定的练习方法。通过训练可缓解头晕,改善平衡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 患者日常注意这几点
由于环境因素可能诱发梅尼埃病,因此调整生活方式,有利于疾病发作的控制。邓斌医生建议,日常生活中,梅尼埃病患者要多加注意以下几点。
为了增加机体抵抗力,减轻代谢负担,应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限制钠盐的摄入,以免加重内耳迷路积水。
合理安排作息。生活有规律,起居有常,劳逸结合,睡眠充足,防止机体功能失调,引起神经紊乱和血管张力减退。
防止血管收缩。不宜从事高度紧张的工作,不要吸烟,不饮浓茶,不要暴躁、发怒,防止血液中儿茶酚胺激增而引起内耳血管收缩。
要防止颈部过度弯曲而影响对内耳的血液供应,平时注意不要长期低头工作,如绘图、下棋、看手机、追剧、打游戏等,抬头或低头的范围宜小,速度宜慢。经常性做一些头颈部适度放松的活动和按摩。
5 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
梅尼埃病的诊断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来排除其它引起眩晕的疾病。基本检查包括:耳镜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内听道核磁、眼震电图;根据情况可以选择的项目包括:听力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平衡功能检查、耳鸣检查等。内耳轧造影技术对于梅尼埃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有重要临床意义。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