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老师齐玉玲:

让孩子们脸上有笑容,眼里有光芒

版次:6 作者:陈玲

齐玉玲指导学生阅读。

孩子们每天迎着朝阳,意气风发诵读古诗词,这是齐玉玲看在眼里最美的风景。从教21年,齐玉玲已从最初青年教师淬炼成为自治区骨干教师、自治区教育系统技术标兵、自治区教研室道德与法治学科兼职教研员。回首20多年的教学生涯,齐玉玲眼里满满的全是爱。这份沉甸甸的爱,让她像宝藏一样总有无穷的能量,总有源源不断的收获。

把爱扎根在孩子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2002年,22岁的齐玉玲师范毕业,带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走上讲台,她默默把“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得桃花一片红”镌刻在心里。

“第一次走上讲台,我很紧张。被一群小豆包稚嫩的双眼注视着,我瞬间感觉责任重大。”齐玉玲回忆起第一次带班的经历。这一年,齐玉玲成了每天第一个到教室组织孩子们早读的班主任。她主动邀请校长和教研组老师听自己的课,悉心听取各方意见,全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这一年,齐玉玲没有一天早归,却始终如一早到。也是这一年,家长们放下芥蒂和忐忑,向这位负责任的齐老师投去了认可的目光。

一次,齐玉玲带着孩子们看电影,有个女孩子身体不舒服,齐玉玲抱着她轻声安慰。依偎在齐老师温暖的怀抱中,小女孩感受到了妈妈般的温暖。家长赶来后,不住向齐玉玲道谢,那一刻她深深感受到了身为人师的价值感。

还有一次,齐玉玲走进华西希望小学支教,在孩子们的掌声与欢呼声中,她看到了一个怯怯的眼神。她走过去,摸着孩子的头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还没等那个孩子回答,就有孩子大声喊:“老师,你别管她,她啥也不会。”齐玉玲愣住了,那怯怯的眼神和那冰冷的话语刺痛了她的心。她拉起孩子走到讲台上,大声地对她说:“你是我在这个班里的第一个好朋友。”她又对全班同学说:“这是我的好朋友,请大家多多关照。”接下来的日子里,总能看见她为她的好朋友辅导功课。有的孩子要帮家里干活,写作业很困难,她的口袋里总有一支棒棒糖是为孩子们准备的,她要告诉孩子们,“学习的味道是甜的。”

“像妈妈一样温暖……”这是齐玉玲带过的孩子们发出的共同心声。也正是这样的温暖,让“齐妈妈”成了扎根在孩子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念想。有了这股念想,孩子们就能迎着风雨茁壮成长、无畏无惧。因为他们知道,“齐妈妈”的爱就在身边。

用心筑起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天堂

一个班里总有几个孩子让老师格外操心,齐玉玲总会想起一个名叫马小涵(化名)的孩子。

深秋的风吹进裤管让人瑟瑟发抖,别的孩子都已经穿上了羽绒服,马小涵却始终一件单衣,齐玉玲看在眼里有些心疼。发现孩子作业潦草、课堂注意力不集中,齐玉玲多次约见后终于见到了马小涵的妈妈。听到齐玉玲满是关爱的询问,这个饱经生活沧桑的女人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他爸爸得了脑瘤……”生活的噩耗,让这个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医疗费和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全部压在了马小涵妈妈身上,她连天连夜在招待所打工,家中只留丈夫和马小涵相守。就这样,马小涵时常不能按时吃饭,衣服也没人盯着换洗,作业更没有人帮着辅导。

齐玉玲得知马小涵家里的情况,内心百转千回。不能让孩子在精气神上倒下,要给他更多的爱和鼓励。于是,齐玉玲从爱心家长处收集来几件羽绒服,并且当着全班孩子的面说:“这是我以前的学生穿过的羽绒服,这个哥哥可是名副其实的学霸,我要把这几件羽绒服送给班里最上进的学生。”

一时间,全班学生欢欣雀跃,高高举起小手。坐在一角的马小涵唯唯诺诺地举起了手。齐玉玲故意环顾一周,最终将带着“幸运魔咒”的羽绒服送到了马小涵面前。

从那天开始,马小涵进步了,他有了“精神导师”,正是那位送给他羽绒服的学霸“大哥哥”。“大哥哥”会时常给他寄来衣服,衣服里总有一封信,满满的都是对马小涵的鼓励与关爱。马小涵一直不知道,这位“大哥哥”,就是他的班主任老师。

妈妈得知后,拉着齐玉玲的手,心中的感激无言以表。“齐老师,我没什么能感谢您的,我帮您洗洗窗帘吧……”不容齐玉玲分说,马小涵妈妈麻利地收起班里的窗帘就要拿回家清洗。

就这样,每每看到风吹起的蓝色窗帘,齐玉玲心里就格外温暖。她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奇迹。

收获在孩子们成长蜕变的秋天

2013年,齐玉玲调入银川阅海小学。如何营造班级的文明环境,如何帮助家长建立亲子关系,成了齐玉玲和老师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曾有家长因为家庭教育缺失,无助地抱着齐玉玲落泪。齐玉玲面对家长无助的眼泪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些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往往需要更多关爱,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带着这样的恒心,齐玉玲努力创造机会,为这些孩子展示自我、增强自信。

于是,班里组起了主持团,每个孩子都有上台主持节目、展示风采的机会。班级英语主题展示活动,每个孩子都争先恐后上台展示英语口语。在诗词大会展示中,孩子们大胆走上讲台背诵古诗词,即使背诵不流利也会自信礼貌地请老师帮忙提醒。每一次的展示活动,齐玉玲都会尽力邀请家长们当观众。见证孩子们的成长、接受孩子们的不足,家长和孩子们在这样一次次的展示活动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失败不是终点,放弃才是!”从孩子们口中意外地听到这样的感言,齐玉玲打心底里高兴。

2023年,齐玉玲被聘任为银川市阅海第三小学副校长。德育工作,成为齐玉玲主抓不放的工作。让孩子们诵读经典成了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每每看着孩子们排着长队走在回家路上,嘴里咿咿呀呀背诵着古诗词,脸上挂满天真的笑容,她就满心欢喜。让孩子们脸上有笑容、嘴里有歌声、眼里有光芒,这是齐玉玲多年来始终坚守的初心。像丰收的庄稼人一样,她不遗余力地耕耘着自己的教育事业,数十年如一如、初心始终不改。随着岁月沉淀,这份初心让齐玉玲收获了更多温暖。

记者 陈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