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的

小灯笼

版次:10 作者:王敏

泡沙参绽放紫色“灯笼花”。

小档案

泡沙参

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胡萝卜状,茎高可达1米,不分枝,茎生叶无柄或有短柄,圆锥花序或假总状花序,基部分枝,花梗短,花萼无毛,花冠钟状,紫色、蓝色或蓝紫色,少为白色,花柱与花冠近等长,蒴果球状椭圆形或椭圆状,种子棕黄色,长椭圆状,7~10月开花。10~11月结果。以根入药。

如灯笼般垂挂的紫色小花,撑起了“灯笼花”的门面,但实际上,它最有价值的部分,正在土地里慢慢长大,终于一天挖出根时,人们会叫它“泡沙参”,此时,它也完成了自己的“终极使命”——入药、治病。

别名灯笼花

经常去野外徒步的张帆,最近逢人就会打开手机展示自己拍到的紫色“小灯笼”,画面中,一个个有点低着脑袋的灯笼花,带着迷人的紫色,甚是好看。“你瞧,像不像发簪上的小花,晶莹剔透,和周围的环境极为不搭。”张帆在贺兰山下骑行时,无意中发现了几株小紫花,停下车再一凑近,一下子就被惊艳到了——它们绽放在戈壁上,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美,“那是一种纵使外界环境再恶劣,也会展现自己的美好,特别触动我。”

其实,它的名字就像它的外形一样,叫“灯笼花”,当然,除了这个名字外,它还有一个“值钱”的名字——“泡沙参”。对此,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李明介绍说,泡沙参别名灯笼花,生于海拔3100米以下的阳坡草地,很少生于灌丛和林下,喜温暖或凉爽气候,耐寒,虽耐干旱,但在生长期中也需要适量水分,幼苗时期,干旱往往引起死苗。“你看它的花梗很短,每一个花梗上挂一朵紫色花朵,花型像灯笼,所以就有了‘灯笼花’这个好听的名字。”

药用价值在根部

颜值很出众,药用价值也值得一提。李明介绍说,泡沙参一般在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刮去粗皮,即时晒干,有清热养阴,润肺止咳的功效,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咳痰黄稠。

“可以有几种用法。比如取一些蜂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沙参片,拌匀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黄橙色,不粘手为佳。取出放凉,这样就是‘蜜沙参’,可以泡水喝。”李明说,如果到药店买沙参,一般都是圆形或类圆形厚片,表面黄白色或类白色,有多数不规则裂隙,呈花纹状。周边淡棕黄色,皱缩、质轻、味微甘。“品质的好坏,可以从颜色上首先进行分辨。”

如今,也有人会在家中种植泡沙参,对此,专家提醒,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幼苗出土的时候除草、松土。“这样才能保存它的药用价值,而且为了保持幼苗健壮,还要进行追肥。”李明说,同时,要控制植株的高度,减少养分的消耗,有利根部生长。

记者 王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