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好时节 还要提防膝关节滑膜炎
版次:11 作者:刘威
秋高气爽,正是户外健走、登高望远的好时节。但每到运动的黄金季节,骨科门诊上,医生经常能遇到膝关节突然肿胀、疼痛严重不能行走的患者。经过检查,发现不少都是“膝关节滑膜炎”。那么,膝关节滑膜炎是如何引发的?它有哪些常见症状?一起来了解一下。
男子暴走运动两个月 膝盖又疼又肿
刘先生今年45岁,多年从事销售行业,平时作息不规律,比较胖。今年年初单位体检,刘先生被查出不仅有“三高”,还有中度脂肪肝。
“每天2万步咬咬牙也就坚持了下来。”在家人的督促下,刘先生从两个月前开始暴走健身。接连暴走两个月后,刘先生发现自己的大肚腩小了不少,人也精神了。但是,刘先生最近总感觉右侧膝关节一走就疼,还有些肿胀。暴走暂停了3天后,疼的症状还没缓解,他赶紧到医院就诊。一查,医生说他的右侧膝关节出现了大量积液,得了膝关节滑膜炎。
医生分析说,运动过量是导致刘先生膝关节滑膜炎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治疗外,还需要好好休息,近期要避免再进行运动。
膝关节滑膜炎是常见运动伤
那么,滑膜是什么?它为啥会发炎?银川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主任医师郭建斌介绍,膝关节滑膜炎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运动伤,“膝关节滑膜就是长在膝关节腔内壁的一种软组织,可为关节软骨提供营养成分;滑膜分泌滑液可以保护关节软骨,作用就好像机械轴承的润滑油。不同于润滑油的是,滑膜对滑液的分泌还有调节作用,多余的滑液可以被吸收。然而,一旦滑膜受损,不能正常分泌或吸收关节润滑液,就会造成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还会因关节积液导致关节肿胀、活动受限。”
其实,听到膝关节积液的检查结果后,刘先生最初是很疑惑的,“快走健身并不算是高强度的运动,为何还会产生膝关节积液呢?”
对此,郭主任解释说,其实,我们身体的骨头是承载整个肢体的一个支架,适当的锻炼对它是有好处的,可以防止骨质疏松,增加骨的强度和密度。“但是如果过度锻炼,骨支架包括连接骨支架的韧带、关节滑膜,就可能会出现反应。这种过度锻炼会导致膝关节软骨过早磨损掉,导致膝关节的积液、滑膜炎、骨损伤等。”
什么原因引起滑膜炎?
郭主任进一步分析,根据年龄不同,膝关节滑膜炎发病的原因可能各有所异。“门诊上发现,年轻人膝关节滑膜炎主要是因膝关节扭伤、多种关节内损伤造成,如半月板损伤、滑膜损伤、交叉韧带或侧副韧带损伤,关节内积液或者积血。另一原因是风湿、类风湿或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侵犯关节的滑膜,引起急性滑膜炎,或者迁延不愈最后转变成慢性滑膜炎。”
老年人滑膜炎多继发于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是因软骨退变与骨质增生(骨刺)产生的机械性生物化学性刺激,继发膝关节滑膜水肿、渗出和积液等。
膝关节肿胀
疼痛是主要症状
膝关节滑膜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急性起病的膝关节滑膜炎往往有外伤史或过度运动史,发作时膝关节呈膨胀性疼痛,尤其在膝关节伸直和完全弯曲时症状明显。急性发作的滑膜炎,局部皮温会有升高,但一般不伴发有全身的发热。
慢性滑膜炎表现为膝关节反复发作的疼痛、肿胀,下蹲困难。早期可出现上下楼梯疼痛,后期平地行走也出现疼痛。疼痛表现为机械性疼痛,即不走不痛,一走就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随着病程的反复发展,关节滑膜增厚,可出现关节畸形,关节功能也会受影响。
患了滑膜炎该怎么办?
“膝关节滑膜炎早期症状轻微时,可暂予观察,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对于急性损伤引起的滑膜炎,关节制动2~3周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要避免关节受凉。使用消炎镇痛药物能迅速减轻或控制症状,但不宜长期服用。当症状无明显缓解或加重时,则需要去医院进行规范化治疗。部分患者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郭主任介绍。
秋天更要护好膝关节
★注意关节保暖
由于膝关节周围缺少肌肉和脂肪的保护,没有充足的热量供应,温度会比身体其他部位低,容易受凉引发炎症因子,因此在天气较凉时应注意膝关节的保暖,并在运动前做好热身。
★避免长期负重
长时间膝关节负重的锻炼,如长跑、登山、爬楼梯等运动,需频繁使用膝关节,若运动技术不正确或者膝关节周围肌群力量不足,就会对膝关节造成损伤。因此在进行此类运动时,应根据自身条件量力而行,避免过量运动。
★适量运动
经常进行膝关节屈伸和腿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训练,可使膝关节得到充分的伸展、旋转和稳定,减少损伤,股四头肌力量增加,可以降低膝关节负荷。选择适合个人身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自行车等,防止肥胖,避免因超重增加关节负担。
★控制体重
膝盖滑膜炎的患者还要减轻体重,体重过重是诱发脊柱和关节骨质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
郭建斌主任坐诊时间
银川市中医医院兴庆院区坐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银川市中医医院金凤院区坐诊时间:周二下午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