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鼻炎扰不妨试试这样调理

版次:9 作者:刘威

鼻子像关不了的“水龙头”,喷嚏连连,鼻子堵得仿佛都快要窒息了。俗话说,“秋天到,鼻炎闹”,秋天气温变化无常,天气干燥,花粉、冷空气等惹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备受折磨。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缓解过敏性鼻炎的发作呢?不妨听听中医专家怎么说。

1 病因:多因肺气亏虚,阳气不足

得了过敏性鼻炎,许多患者的第一反应就是抵抗力太差了,需要加强锻炼。其实,从症状上看,过敏性鼻炎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过敏原反应过度的一种表现,所以并非是抵抗力差这么简单。

过敏性鼻炎在中医中接近“鼻鼽”,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塞为主要表现。内在病因多为脏腑虚损,外在病因多为风邪寒邪或异气侵袭。

银川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吴晓晶进一步分析,立秋之后,阳藏阴升,气温明显下降,天气从夏天的闷热潮湿逐渐变得干燥起来。燥邪伤肺,鼻炎患者多数病位在肺。肺气亏虚,卫表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之邪乘虚而入、侵犯鼻窍。进而诱发邪正相搏、肺气不通、津液停聚,导致鼻窍堵塞、打喷嚏、流清涕等。

吴晓晶说:“在炎夏时节,空调、冷饮、雪糕等是很多人的解暑必备。殊不知吃冷饮、吹空调虽感觉一时很爽,但会伤及人体阳气,寒邪直中,为秋天鼻炎的发作埋下祸根。夏天贪凉,容易损伤肺脏和脾胃功能,从而损伤肾精。一旦肾精亏损了,必定引起肺气不足、肺肾两虚,就容易导致鼻炎发作。因此,治疗秋季过敏性鼻炎先需治本,重点是温补肺气、健脾益气、温补肾阳。

2 中医治疗辨证施治

过敏性鼻炎是“小毛病,大危害”,如果治疗不当或者延误治疗,可能诱发多种并发症。最常见的是支气管哮喘、鼻窦炎、中耳炎等,所以一旦患过敏性鼻炎,一定要及时治疗,控制病情。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讲究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临床症状,通过个性化的方法帮助其调节自身的阴阳平衡,以减少和减轻鼻炎的发作。目前过敏性鼻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很多,一般在发作期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控制症状,可选择中药、穴位贴敷、针刺等治疗方法,若病情严重者可加用西药治疗。

雷火灸属于艾灸的一种,它是由多种芳香辛温走窜的植物特制而成的粗艾条,其火力峻猛、渗透力强,可达到温经散寒、宣通鼻窍、扶正祛邪的作用。吴晓晶介绍:“根据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我们研制了具有芳香行气、通窍化浊作用的中药鼻炎口罩,可以改善患者鼻塞、流涕等症状。随身佩戴通窍香囊,也能起到宣通鼻窍、扶固正气的作用。另外,耳穴磁珠作为传统中医疗法,可以选择肺、气管、内鼻、外鼻、风溪、肾上腺等穴位,起到宣肺开窍、抗过敏的作用。”

3 穴位按摩+药膳调理

吴晓晶说:“日常对鼻部进行按摩保健,也能起到改善流鼻涕、鼻塞的作用。可用两手指缓慢按摩迎香穴、鼻通穴、印堂穴,一天两次,每次5分钟,切忌用力过大过猛。此外,揉搓鼻梁可以改善鼻腔局部及附近组织的血液循环进而缓解鼻塞。”具体操作是将食指指腹放在鼻尖部,沿鼻梁至印堂上下搓鼻梁30个来回。每天清晨用冷水清洗鼻腔,也能够提高鼻黏膜抵抗寒冷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去除鼻腔内的细菌。

调理过敏性鼻炎,不同体质人群可以尝试食用不同的养生药膳。如风寒型可用葱白红枣鸡肉粥,肺气虚弱型可用银耳白果粥,肺脾气虚用燕窝莲参汤,肺经郁热型用桑菊绿豆汤,肺肾阴虚型用杞菊二冬饮,肾虚型则可用苁蓉金英羊肉粥。

4 日常护理要注意

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平时还应尽量远离有过敏原的环境,减少在植被花草密集场所逗留,必要时可佩戴口罩、防护镜、防护面罩、穿长袖衣服等。

此外,要注意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干爽、减少尘螨。尽量不养宠物,这样可以减少与环境中过敏原的接触。要避免吸烟和二手烟的刺激,厨房加强通风。

如果已经明确了自己的过敏原,生活中尽量要避免接触。同时,可以随身携带鼻喷激素或者抗组胺药物。

寒凉生冷食物易损伤肺脾阳气,加重虚寒症状,所以有鼻炎病史者要少食寒凉生冷之品,如各种冷饮、凉菜、螃蟹、梨、西瓜等食品。应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E及胡萝卜素的蔬菜水果、谷物等。日常饮食要清淡,少吃过于辛辣、油腻的食物,容易刺激呼吸道黏膜。

过敏性鼻炎患者体质通常较虚弱,容易受凉感冒,建议秋季加强锻炼,比如进行有氧运动、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瑜伽。

小贴士:过敏性鼻炎食疗方

▶辛夷苏叶粥

辛夷花、紫苏叶各10克,大米100克。将辛夷花、紫苏叶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或将鲜苏叶洗净,切细,待粥熟时调入粥中,再煮一、二沸即成。

功效:可祛风散寒,通鼻窍。

▶扁豆淮山药粥

炒扁豆60克,淮山药60克。先炒扁豆、淮山药,后加米煮成粥。

功效:健脾,适用于脾胃虚弱、大便稀溏的患者,小儿过敏性鼻炎最为适合。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