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疳节
版次:11 作者:赵子轩
小记者:赵子轩
银川市第十二中学七年级(4)班
指导老师:尹茗巍
在元宵节过后有一个被大多数人遗忘的节日,那就是正月二十三的燎疳节。
这天中午,爷爷带着我去田里捡柴火。我不明所以,好奇地问爷爷捡这些柴火干什么用,再说了家里不是有柴火吗?爷爷说:“今天是燎疳节,这些柴火是过燎疳节用的。”爷爷又说:“传说‘疳’是一种十分顽固的病毒,只有用火烧燎,才能驱毒灭病。人们相信通过燎疳可以祛病消灾、五谷丰登,为新的一年开一个好头,这个习俗在我们农村尤为盛行。而且燎疳用的柴火必须是从山野里捡来的。”爷爷一边说一边捡,我也跟着爷爷捡了起来,一会儿就捡了一大堆。爷爷把捡来的柴火装进了背篓带回了家。
回到家,爷爷把柴火堆到了大门口正中不远处。再看看村里,家家门口都是柴火高垒。吃过晚饭奶奶把门上贴的对联都完整地揭了下来,剪成了一个个的小纸娃娃,奶奶说这个叫做“疳娃娃”,疳娃娃是要烧掉的。寓意是去除人们身上的疾病,还可以为孩子祈福。
终于挨到了天黑。奶奶把剪好的疳娃娃放到了堆好的柴堆上,爷爷把柴堆点着后,火苗“突”的一下就蹿了起来。火“呲呲”地烧着,殷红的火苗不断地向上“噌噌”地冒着,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小一会儿大。鲜红的火焰将疳娃娃包裹住,疳娃娃随着火焰转眼间就化成了灰烬。等到火势稍小之际,爷爷便招呼我们跨火堆,这样就可以在新的一年里把晦气燎掉,一年平安。我一个箭步就跃了过去,眉毛和头发都被燎焦了。我们一家人你来我往,年龄大的太奶奶在爸爸的搀扶下也小心翼翼地跨了过去,小妹妹则由妈妈抱着从火堆上跃过。
等到火熄灭的时候,爷爷拿来一把扫帚,使劲地拍打还在冒烟的灰烬上,一瞬间火花四散,就像是一个个调皮可爱的小精灵在黑暗里跳舞,又像是有无数根金色的蜡烛在闪烁。这时,爷爷大喊道“玉米花”,又拍一下又喊道“小麦花”……每拍一次都喊着不同的庄稼的名字,奶奶给我说,今天这些庄稼都要丰收了。随着爷爷最后一拍,再也没有火花溅起的时候,燎疳节也就结束了。此时才意味着这个春节彻底过完啦!
燎疳节和我的乡村一样热闹,热爱生活的家乡人一年又一年的热情丝毫不减地欢度着一年里每个节日。而生活在城市的我只有回到家乡才能感受到那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