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亮点频出的葡萄酒大赛

版次:10 作者:吴璇

首届布鲁塞尔“马瑟兰”国际葡萄酒大赛现场。记者 吴璇 摄

“中国马瑟兰”大师班培训现场。记者 吴璇 摄

大赛举办地宁夏贺兰红酒庄。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瓶瓶参选酒样脱去了原本的外衣,被装在袋子里,由侍酒师们送到评委面前,评委们先要观察酒样的颜色,再轻轻晃动酒杯,感受葡萄酒散发的香气,最后再通过品尝了解口感,过程中,评委们时而低头思考,时而互相探讨几句,而在整个过程中,评委们都是盲品,以确保比赛结果的公正。

这些评委们分别来自11个国家,包括葡萄酒专栏作家、葡萄酒大师、学者、葡萄酒推广者、行业管理者、酿酒师等,其中就有北京农学院葡萄酒学教授李德美、中国长城葡萄酒总酿酒师、国家一级品酒师陈佳威等业内大咖。

严苛要求 保证权威性和公平性

10月5日的闽宁镇,一大早就下起了雨,但这并不影响李德美等人与“马瑟兰”的这场特殊的约会。大赛从9点开始,12点半终于结束,这期间没有大声的喧哗,只有认真的品鉴。

据了解,布鲁塞尔国际酒类大奖赛(CMB)作为全世界最具权威的三大国际葡萄酒赛事之一,在全世界葡萄酒界具有广泛影响力,被誉为葡萄酒界的“奥斯卡”奖,仅仅是在报名参赛的环节,就对样品有着诸多要求,包括报名参赛的酒款产品的质量要符合各国葡萄酒标准或原产国相应标准、样品必须包装完整、商标齐全等。

首届布鲁塞尔“马瑟兰”国际葡萄酒大赛是中国葡萄酒行业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新开端,对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而言,此次大赛既能充分发挥中国马瑟兰产区的风土优势,让消费者感受中国风土,表达中国风土,展示马瑟兰魅力,也能对标世界品质,用真正有公信力的表达方式获得全世界消费者的认可。“本次‘马瑟兰’国际葡萄酒大赛由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酒类大奖赛组委会进行评判,通过严苛的赛事品质把控和严格的赛后抽检,充分保证了赛事的中立性和公平性。大赛共设置有大金奖、金奖和银奖三类奖项,按照获奖总数不超过全部征集的参赛样品总数的28%来进行评选,充分保障了奖项的说服力和含金量。”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说。

第一次有了专属“马瑟兰”的国际赛事

相较于以往的国际葡萄酒赛事,本次大赛是第一次专属于“马瑟兰”这个品种的国际赛事。

那么“马瑟兰”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品种呢?在李德美等人的介绍中,“马瑟兰”有了清晰的样貌——马瑟兰于1961年诞生于法国,是赤霞珠与歌海娜的杂交后代,因为起始种植地在法国小镇马瑟兰而得名,相比双亲,它的根系更发达,萌芽能力更强,抗病性更好,加上适应性很好,可以在不同的葡萄酒产区生长。

“马瑟兰的颜色鲜亮喜人,香气清醒,有着特别明晰的新鲜水果香气,在口感上具有多汁感、甜美感,是一种天然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美酒佳酿。”李德美介绍说,正因为马瑟兰如此甜美的口感和强大的适应性,让它在世界葡萄酒行业备受青睐,越来越多的葡萄酒庄开始种植马瑟兰,马瑟兰也屡次登上国际赛事的舞台,斩获各种各样的大奖,掀起了一股在世界范围内种植马瑟兰、酿造马瑟兰、品饮马瑟兰的风潮。

做出特色以品质取胜

“当下,世界主流葡萄产区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酿酒葡萄品种,如法国波尔多的赤霞珠和美乐,勃艮第的黑皮诺和霞多丽,新西兰的长相思和澳大利亚的西拉等,而对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如何抓住这股马瑟兰的风潮,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李德美看来,马瑟兰很适合宁夏产区,在这里会有很好的表现。“作为独立酒庄,在当前马瑟兰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每个酒庄首先应该致力于做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马瑟兰葡萄酒,而不是千篇一律。”

而作为宁夏较早一批专注于马瑟兰葡萄酒的酒庄,华昊酒庄在这次大赛上获得的成绩并非特例,事实上,这家酒庄已经5次在国际大赛上获得了大金奖。“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酒庄的定位,就是坚持做马瑟兰,做全宁夏乃至全国最高水准的马瑟兰,坚持以品质取胜。”宁夏华昊酒庄总经理程潜说。

链接

属于宁夏葡萄酒的成绩单

第三届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大赛暨首届布鲁塞尔“马瑟兰”国际葡萄酒大赛分为两部分展开。共有来自9个国家,28个产区,176个酒企的722款酒参加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大赛;共有来自11个国家、17个产区,93个酒企的258款酒参赛首届布鲁塞尔“马瑟兰”国际葡萄酒大赛。

10月6日,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大赛获奖名单揭晓,共有197款葡萄酒荣获奖项,其中大金奖11个、佐餐酒金奖10个,地区餐酒金奖25个,优质餐酒金奖29个,珍藏级酒金奖11个,银奖111个。而首届布鲁塞尔“马瑟兰”国际葡萄酒大赛则有67款葡萄酒获得奖项,其中大金奖3款、金奖26款、银奖38款,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荣获大金奖1个,金奖17个、银奖21个。

此外,国际葡萄酒产品品牌榜也在当日揭晓,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从800多个产区品牌中脱颖而出名列第四,其中本土葡萄酒品牌达到8个。

记者 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