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华:在书海中航行
版次:11 作者:吴璇
李剑华。
李剑华,人称“船长”,只因他仰慕大航海时代的开拓者,给自己起了“Captain Austin”的名字来用。今年23岁的他在书友圈里也算是个传奇人物,不仅博览群书,专门开了公众号来写诗,还做起了背包客。
对于自己,李剑华如此介绍——脱口秀演员、蔷薇书店外勤、保险规划师。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颇为高产的诗人,在公众号的一方小天地上,记录着自己写的数百首诗歌。
那么,关于李剑华和书籍的故事,究竟是怎样呢?
1 童年潜移默化的熏陶让他爱上读书
2000年,李剑华出生于西吉县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在这个家中,伯父曾经为曾祖父写过传记,父亲又为祖父写过传记,加上家里常年挂着的字画,一切文化细节,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小的李剑华。
7岁那年,他的七叔从外地带回来一本《成语故事》,李剑华看完后,在“一句话作文”中活学活用了其中的成语,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从此打开了阅读的大门。用他的话来说:“那时候老师一夸我我就开心,开心就会看更多的书,然后就像滚雪球一样了。”
初二时,受到所读书籍的熏陶,李剑华开始尝试着写诗,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回想起小时候在家乡的经历,他感受颇深:”其实越是在苦寒之地,就越容易有一种朴素的浪漫主义,就像小时候家里挂的字画,像长辈们吟唱的歌谣,虽然没人说这是文化,但它们确实是文化的一部分。”
2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巴尔扎克的《幻灭》
说到李剑华最喜欢的一本书,那非巴尔扎克的《幻灭》莫属了,这本书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和李剑华一样,《幻灭》的主人公吕西安也是一名进入大城市的小城青年,在经历了纸醉金迷和穷困潦倒后幡然醒悟。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李剑华才上初二,正是少不更事的年龄,并不觉得有什么特殊,直到随着年龄增长,他离开小城、进入大城市,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之后,才发现在某些瞬间,自己的身影竟然与吕西安重合了。
“当然,我也不是最独特的那一个,往大了说,吕西安和很多小城青年都很像,巴尔扎克把人类社会上的种种现象和人性的善恶美丑刻画得入木三分,所以我们总能在书中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他说。
3知行合一 在生活中验证读书感悟
“知行合一”是李剑华读书的风格。比起整日埋首书堆读“死书”,他更喜欢每看过一本书,就在生活中体会一下,再做个总结。“过段时间再来复盘一下,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他说。
为了在生活中印证读书时的感悟,李剑华总是说到做到,看完杰克·凯鲁亚克的《达摩流浪者》后,他选择去穷游了两个月,看完《被讨厌的勇气》后,他立刻和父母讨论起了家庭责任的问题,而最近这段时间,他正在看《金字塔原理》,也立刻就运用到了思考当中。
而在印证读书感悟的过程中,他也交到许多朋友,高中时期因为写诗认识的朋友,至今都想不起真名,却不妨碍他们至今还在联系。“会互相鼓励,是非常好的知己。”
去年,李剑华又加入了读书会,遇到了许多有意思的朋友。“他们书看得特别多,在聊天的时候给了我非常多的启发,也间接促成了我现在的性格和气质。”他说。
记者 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