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际公交值得更多期待

版次:2 作者:孙瑞亭

10月8日,银川至大武口城际公交线路开通试运行,作为银川都市圈城际公交一体化改造项目的又一新动作,表面上看是推动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的现实举措,但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优化跨区域公共交通网络,从而加强核心圈层同城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和各种网约车的日益盛行,人们的出行方式愈加多元和方便,曾经必不可少的城际客运大巴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一些城市客运车站也陆续关停并转变经营方式。与此同时,“发展城际公共交通”也被提上日程并付诸行动,各地市基本都有相应的动作。具体到银川,此前已开通银川至宁东、银川至吴忠、银川至灵武、灵武至宁东、银川至平罗5条城际公交线路,车辆都是新能源电动车,发车间隔设置在20~30分钟不等,大多以高速公路运行,票价比传统客运班线减少40%至60%且支付方式多样。显然,这些公交化的城际交通线路,以中心城市为圆点,通过加密班次、优惠价格、提升服务、保障安全等更为细化的举措,在都市圈内进行城际间的串联,起到了延展居民生活工作“幸福半径”的作用。

可以说这种作用是实打实的,笔者曾经有段时间频繁往返于两个城市,体验过一些客运班线客车少、票价贵、等客抢客不守时等不适感,随着城际公交线路的开通,确实能够提升出行的便利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进一步挤压了“黑车”的生存空间,市场也更为规范和顺畅。而且,从笔者的乘坐经历来看,选择城际公交出行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同时沿途的风景也不错,到目的地后各类接驳的交通工具也很方便。

目前,城际公交能够满足居民探亲访友、工作、就医、游玩等基本出行需求,这也让乘客有了更高的需求和期待。比如在发车频次和票价优惠的基础上,在服务质量、安全保障、运营思路等方面应当适应新发展趋势,推出相应的创新和变革。服务方面,要制定服务质量标准,落实日常监督工作,开通服务质量监督投诉渠道,打造“精品车厢”,树立城际公交优质服务形象。安全方面,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对运营车辆实时位置、运行速度、视频图像的实时监控,确保车辆和乘客安全。此外,在出行方式多元化的当下,在运营思路上应当更贴近居民出行需求,适时推出定制公交新产品,围绕区域内出行需求,创新定制公交服务模式。

交通牵引城市发展,服务大众日常出行。高频率的客运需求增加,让城际客运公交化应运而生,作为城市间的客运纽带,它让人们的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实惠的同时,也有利于经贸流通和毗邻城市协调发展。因此,要进一步调研银川和周边地区群众城际出行的需求,持续推进银川都市圈城际公交一体化改造项目,为大众提供“便利、优质、安全、正点”的城际公交服务。

孙瑞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