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热度不减 四季旅游不停

银川乡村旅游出圈促消费活力释放

版次:5 作者:梁小雨

在利思·田园蜜语生态产业园,农业观光受欢迎。

山上人家民宿一角。

观光农业,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在银川,漫步乡村,城市“微度假”的氛围日益浓厚。鳞次栉比的休闲民宿庭院深深,游客们驻足于此,或赏花、或品茶、或听曲,十分悠闲惬意;融合了现代装饰和农业元素的各大休闲农业示范基地,也为游客提供了采摘、烧烤、餐饮、游乐、运动等全方位的休闲服务;还有丰收节、插秧节、乡村文化节等各类节庆活动,营造出活力四射的乡村旅游氛围。

今年以来,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69.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52亿元,带动农户8149户,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广大游客走进大美乡村,游田园、赏美景、品美食,可以尽情拥抱自然,惬意享受微风轻拂的温柔,在远离城市喧嚣中感受自然生态的美好。

节庆期间 休闲农庄预订火爆

每到节假日和周末,位于西夏区北京西路园林场的山上人家农庄就游客不断。这是我市一家以经营旅游餐饮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村,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婚庆、会展、娱乐等业态服务,是我市西线旅游带上的特色亮点之一。

走进农庄,入目所及皆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园内随处可见造型奇特的石头造景,还有数不清的凉亭和水池,蜿蜒曲回、静谧幽深,为农庄描绘出自然生态之美,也让游客流连忘返。农庄负责人王贵成介绍,园区占地35亩,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民宿可接待约70人入住。农庄的民宿区域取名为“野墅”,主打白色溶洞风格,体现旷野之趣,室内装修又兼具现代元素,既以小众差异化风格凸显农庄特色,同时也为游客创造了舒适的居住环境,今年“双节”期间,该农庄一房难求。

“今年‘双节’期间,营业额超过了50万元,几乎每天都是满客的状态,预订电话都打爆了。”农庄负责人王贵成说。

同样预订火爆的还有宁夏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其独具特色的稻田画每年都吸引了数十万名游客前来“打卡”。游客张芳今年国庆节期间带着孩子和老人前来游玩,坐着园区的小火车在稻田里穿梭,与低垂的稻穗来了个亲密接触。张芳笑着说道:“就想着避开人多的地方,带孩子体验下田园风光,确实不虚此行,稻田画太美了!”

人气旺盛的还有灵武市崇兴镇中渠村“饶有兴渠生活圈”,这里打造了集高端水果种植、农产品加工、农业技术类科普、餐饮娱乐、亲子互动为一体的研学基地,通过“饶有兴渠生活圈”助推农文旅深度融合,将中北村百年桑葚园和中渠村“饶有兴渠生活圈”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创新发展夜游经济、农业田园、户外露营、亲子研学等种类丰富的农文旅融合项目,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据悉,今年这里吸引了不少前来露营的研学团、亲子团,游客们既可以在这里搭建帐篷体验露营,也可以走进儿童活动区体验游乐设施,还可以在设施温室里观察蔬菜瓜果的长势。良好的乡村环境、丰富的农旅知识,让前来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大开眼界,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别样魅力。

住民宿、尝美食、享丰收,是今年夏天银川市民近郊游的不二选择。记者从银川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8月30日至10月7日期间,我市纳入统计的30家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共接待游客116355人次,烟火气满满的乡村游为游客打造出丰富多彩的文旅盛宴。“双节”假期,山上人家、新牛庄园、镇北民宿村等多家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民宿预订全满。

四季无休

乡村旅游业态丰富

走进利思·田园蜜语生态产业园,各类游乐设施一应俱全,既有以红酒橡木桶为灵感设计的民宿,也有标准化打造的足球场地,当然也少不了各类设施温棚、餐饮大厅等基础设施。这里可以为游客提供集农业观光、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运动拓展、果蔬采摘、研学教育等为一体的各类乡村旅游服务。

园区最具特色的当属种满了各类水果的上百栋设施温棚,每到夏秋季节,闻香而来的游客穿梭在各栋温棚中,采摘蓝宝石葡萄、中桃红玉、礼富苹果、灵武长枣等各色水果。园区运营总监赵珂介绍,每栋温棚都有栽种水果品种的详细介绍,可以为前来研学的青少年们科普农业知识。

利思·田园蜜语生态产业园位于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这里是自治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村。产业园的发展有效带动了移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据了解,园区近三年累计用工上万人次,每人每天用工费为180元。今年34岁的姜新明在园区务工两年多,主要负责园区绿化和设备维修工作,“从1月份到现在一直有活干,每天工资180元,我挺满意的,离家近能顾上家,也能挣上钱。”姜新明说。

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改变,个性化、全域化、深度游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近两年兴起的“露营热”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在永宁县胜利乡五渠村的觅野星光露营基地,每逢晴好天气或是周末节假日,游客们就纷纷携家人前来休闲旅游,白天漫步于草坪上,呼吸着新鲜空气,欣赏自然灵动的生态美景,看着孩子们在这里嬉笑打闹,夜晚睡在帐篷里欣赏漫天星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度过美好快乐的一天。

青山绿水中,屋舍田野间,美丽乡村的魅力不断迸发。银川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出众的乡村“颜值”变为群众增收的“产值”,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业教育、农事体验等产业,加快推进都市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与文化创新融合,实现“春赏花、夏尝果、秋品蟹、冬采摘”一年四季游不停的休闲农业格局,努力将银川市乡村打造成塞上乡村乐园。

利思·田园蜜语生态产业园,各类游乐设施一应俱全。

本版图片均摄于10月13日

数字农业

赋能乡村游发展

在山上人家农庄和利思·田园蜜语生态产业园,今年还多了一件“利器”,那就是“银川数字农业”平台,游客们轻点屏幕,就可以轻松获取银川乡村旅游的热门景点信息。

据了解,“银川数字农业”以VR全景充分展现我市30家休闲农庄、酒庄、农家乐、乡村民宿等乡村田园休闲游景点,一键直达,清晰直观。游客们也可以打开手机,通过“银川数字农业APP”提前了解各个旅游地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提前预约一键导航。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银川市数字农业建设工作,促进乡村特色农业转型升级,银川市农业农村局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实际,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发展主线,启动了“银川市数字化现代都市农业建设项目”,项目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数据为支撑,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搭建了面向三农提供全方位数字化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包括银川数字一张图、银川数字农业APP以及一批数字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

2023年主要建设完善“休闲农业”服务板块,重点打造30家VR全景线上数字化休闲农业示范基地,通过手机APP形式呈现给广大市民,最终实现一部手机“游”银川。此外,“银川数字农业APP”还涵盖了农资服务、精品农业、休闲农业、数字乡村、产权交易、农技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八大应用服务板块,为广大用户提供线上一站式服务,最终实现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营销网络化、服务在线化的“四化”建设。

山上人家农庄负责人王贵成说,一些游客通过关注“银川数字农业APP”了解到农庄的基本情况,并在节假日期间提前预订餐饮和客房,为农庄带来了旺盛的旅游人气。

伴随数字信息通信技术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农业电商、短视频、直播带货、休闲农庄、认养农业、旅游农业等业态蓬勃发展。银川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将借助数字农业服务平台,提高农业乡村旅游资源的推广和传播,持续运用乡村独特的资源禀赋打造农业生活沉浸式体验,例如利用“互联网+”赋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举办农业嘉年华、特色村镇、农事节庆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色活动,创新发展农机租赁、认养农业、农事体验等乡村共享经济新模式。

记者手记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

当前,银川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通过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

但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支持,目前我市乡村旅游红红火火,但想要通过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还有较大差距,一些社会资本对投资环境缺乏足够信心,乡村精英人才的缺乏也制约了产业提质。

因此在乡村旅游的未来规划中,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如对讲解员、接待员、餐饮烹饪人才、旅游管理人才等主体人群进行职业培训和素质培训,重点开展乡村旅游发展带头人、能工巧匠传承人的技能推广,积极引进优秀旅游服务人才走进乡村等。

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市场容量、农民意愿、村情村貌、生态保护等因素,结合全市农业功能分区的规划,有序推进乡村旅游业的开发。通过多渠道土地开发,鼓励村集体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开发中小型乡村旅游项目,鼓励农民开发自住房用于乡村旅游,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持续拓宽乡村振兴道路。

记者 梁小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