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发力 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

银川牛奶产业呈现逐步复苏态势

版次:5 作者:梁小雨

今年以来,牛奶产业需求端市场行情低迷,加之饲草成本上涨,导致产业行情不太乐观。为推进牛奶产业高质量发展,银川市多点发力,积极应对和防范市场波动风险,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助推牛奶产业呈现逐步复苏态势。近日,记者从银川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奶牛存栏30.89万头,同比增长16.64%,生鲜乳产量112.19万吨,同比增长29.26%。

面对产业困境,全市扶持政策持续跟进,推动收购秩序趋于良好。市农业农村局聚焦产业发展目标和当前市场形势,筹措各级资金2844万元,出台了《关于实施阶段性财政补助稳定牛奶产业发展的方案》,对银川市域内乳制品加工企业增量及新投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进行补贴,鼓励乳品加工企业“应收尽收”。目前已向蒙牛、塞尚金河、北方等乳企兑付增量补贴1131.46万元,有效杜绝了生鲜乳拒收现象的发生。

今年以来,生产端持续降本增效,加之第三季度双节带动消费和企业备货充足,推动牛奶价格小幅回升。在生产端,养殖场通过提高单产、优化饲料结构等措施对冲部分成本压力,据监测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生鲜乳产量同比增长29.26%,较2021年增长79.13%;奶牛单产同比增长10.82%,较2021年增长13.8%。在加工端,受双节备货带动,需求逐步向好,加工量有所提升,第三季度我市9家乳制品加工企业加工量38.92万吨,同比上涨192.97%。在消费端,依托“农民丰收节”等促销活动,乳制品加工企业采取积极的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拉动终端消费。

目前,我市饲料价格阶段性回落,生产成本趋势性下降。预测四季度随着新粮上市,原料供应逐渐增加,豆粕价格缺乏上涨动力,新季全株青贮饲料接续供给,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持续探底,生产成本趋势性下降。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半年重点项目建设也加快推进,发展后劲不断积蓄。除了全球单体最大液体奶工厂蒙牛乳业宁夏工厂正式落成投产,“宁垦牧场”A2β—酪蛋白鲜牛奶项目、金河塞尚乳业300吨厚乳等特色乳制品加工提升改造项目建成投产,还有宁夏(银川)赛科星“2+1”万头规模化智慧牧场改扩建、壮壮牛乳制品年产10.95万吨液态奶生产等3个项目也积极谋划中,将进一步为我市高端奶产业基地建设蓄势聚能。

记者 梁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