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74个教育集团覆盖158所学校
银川集团化办学显效让更多孩子“上好学”
版次:5 作者:李姝
银川市唐徕中学开展“四课”优质课选拔赛。
为推动义务教育加快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着力破解群众“上好学难”问题,银川市委、市政府从2013年开始推行集团化办学,在全市组建74个教育集团覆盖158所学校,建立28个城乡学校共同体,结对帮扶61所农村学校,惠及2.4万名农村学生。通过集团化办学,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缓解了“择校之风”,提升了办学效益和水平,推进了城乡共同发展。
A建立交流机制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近日,在位于掌政镇的兴庆区第三小学春林校区,该校四年级学生正通过大屏幕上美术课《对折剪纸》,此时屏幕里的主讲老师正在兴庆区第三小学上着同一节课。“双师课堂有效解决了我们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问题。”春林校区执行校长周存华介绍。该校一至六年级每个年级一个教学班,共有155名学生,2013年纳入兴庆三小教育集团。纳入该集团后,该校原有的4名在编教师,2名到了本部交流,同时该集团给春林校区派驻了10名教师,其中骨干教师5名。“集团化办学大大缓解了我们部分学科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城市里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样办学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春林校区学生总数从5年前的100人逐渐回流到155人,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周存华说。
2021年,兴庆区唐徕小学南校区纳入兴庆区唐徕小学教育集团,集团对两所学校资源进行整合,将南校区一半教师调出来,再把唐徕小学骨干教师调整进去。“集团化办学前,辖区内生源外流严重,现在辖区内孩子基本不走了,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现在,各校活动、教育教学由集团统一安排,同时根据各校区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打造,比如在南校区开展空竹等特色体育运动项目。集团化办学办好了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实现了就近上学、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老百姓不再盲目择校。”唐徕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闫梅说。
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是集团化办学的有力抓手。领导班子建设上,在校长负责制的框架下,建立垂直管理网络,由总校选派副校长到分校担任执行校长,成立了以校长、执行校长为核心的共同体领导班子,通过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制度实现了对各校区的管理,保证各校区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建立教师交流机制,为促进集团内部各校区师资队伍和教学水平的优质均衡,各学校发展共同体制定了《共同体内部教师交流办法》,根据教学需要从总校抽调部分骨干教师到分校任教,对分校教师进行传帮带,同时安排分校间的教师相互交流任教,学习兄弟学校的教学经验,共同提高。
B开展教学研讨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近日,在银川市唐徕中学各初中校区开展的“四课”优质课选拔赛上,生物课老师通过展示模型、出示挂图,鲜活生动地开展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据了解,所谓“四课”包括名师课、骨干课、新入职课和优质课,此次优质课选拔赛共有来自三个校区的44位教师,参与15个学科的优质课评选活动,银川市教科所也将此次活动作为银川市集团化办学课堂教学成果的展示推介活动,鼓励银川市各学科名师工作室学员和各学校教师积极到场听课观摩,以此来促进课堂教学变革的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共同助推教育均衡发展和高质量课堂建设。
近年来,我市把“名师工作室”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助推教师队伍快速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目前,有教育部双名计划名校长工作室2个,自治区级名师工作室17个,自治区级乡村名师工作室3个,市级名校长(书记)工作室10个,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10个,市级特级教师工作室10个,市级学科名师工作室20个,通过各级各类工作室吸纳储备青年骨干教师近600人。同时,建立科研培训联动制度,组织推动科研课题研究和教师校本培训方面的合作,组织教师业务水平测试、优质课展示、电子白板比赛、青年教师专业知识比赛、翻转课堂教学大赛等活动,共同开展校长论坛、教师论坛、教学沙龙、读书沙龙、业务培训等活动。
此外,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能力欠缺的实际,积极开展校区内、校区间的“师徒结对”活动,搭建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学技能展示等平台,通过名师引导、教研促变、大赛锻炼,比学赶帮等活动,加快青年教师成长,促进教师队伍发展。
C强化文化引领 提升办学水平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强化文化引领对于集团下多校区办学尤为重要,对于优质同步办学意义重大。近年来,银川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确立了“健康二中,引领未来”的理念,银川市唐徕中学教育集团确立了大唐“家”文化的理念,银川市第九中学教育集团确立了“靠才能成小事,靠品德成大事”的理念,银川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确立了“和谐文化立校,创新教育育人”的理念,银川一幼教育集团确立了“文化立园、学术立师”的理念,通过先进文化理念的引领来助推集团化办学。
在树立集团先进文化理念的同时,积极倡导“和衷共济,和而不同”的思想,共同体内各校区结合各自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如银川唐徕中学高中校区的“四品教育”,西校区的“国学教育”等。此外,建立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测反馈体系,在每学期初和学期末,开展校区间的教学质量监测和分析,做到“成绩一体监测,问题共同分析,措施共同研讨,质量共同提高”。对共同体内的教师实行同考核、同评价、同奖励、同惩处,使教师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通过实施集团化办学,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农村学校,也使原归属辖区管理的唐徕宝湖中学、金凤区第四小学等学校新生大面积回流,新建的银川北塔中学、实验小学阅海一小、阅海二小等学校新生满员,有效地缓解了热点学校的招生压力,使优质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银川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李姝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