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住房保障资格动态审核机制推进保障房源良性循环
版次:7 作者:李鲲鹏
本报讯(记者 李鲲鹏)11月3日,市民白先生在银川市民大厅住房保障服务大厅领证窗口,高兴地领取了一套承租公租房资格的《住房保障证》。今年,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运用大数据比对审核,提高了审核效率。截至10月底,完成不见面审核资格家庭14002户涉及核查人数17384人。
据悉,为切实落实保障性住房资格动态年审制度,市住建局制定《银川市2023年住房保障家庭资格年审工作方案》,明确年审对象、审核内容、审核方式,审核进度安排以及前期预审材料要求。
“我们应用大数据比对审核,实现了群众‘少跑路’数据‘多跑腿’的效果,也大幅提升了保障户动态审核能力,及时将不符合保障的群体予以清退,让公共资源发挥更大的保障作用。”银川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审核工作运用全国公租房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调取各部门数据,对保障家庭成员名下房产、备案信息、婚姻状况、车辆情况、社保缴费、公积金缴费等情况进行核查。对因名下有房或房产备案信息不再符合保障的进行腾退房屋等处理,对合同到期仍未审核的家庭继续督促尽快参加审核,规范管理。
同时,重视年审结果的运用,对符合条件的,为保障家庭续签承租协议;对家庭财产情况不再符合资格的家庭,要求按照合同约定腾退房源等处理。截至10月底已腾退房源1624套,再次分配给已取得资格的轮候保障家庭,充分运用动态审核结果,使国有资源、房屋资产的使用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有效投入再利用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