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场怎会如此精致?
版次:2 作者:刘薇
“让我凌晨起床的不仅有梦想,还有家门口的早市。”这真是个意想不到的理由。是的,在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洛阳……菜市场正成为年轻人城市漫步打卡热门地。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菜市场”一词近期搜索量环比增幅超120%,相关攻略笔记数增幅超110%,评价数增幅超170%;搜索用户中,20~35岁的年轻用户占比超过70%。年轻人看上菜市场,有一份新鲜感和趣味在里面。对他们来说,那趣味远不止美食和烟火气,有一些人去打卡是为了出片,而更多人给自己的关键词是“治愈”。在小红书和豆瓣的评论区里,萌宠、咖啡店、书展、艺术展等也是他们爱上菜市场的理由。
菜市场里还有这些?可不!合肥九华山路菜市场以“徽风皖韵”为主题的建筑风格,让菜场变成了景区;北京三源里、上海乌中集市等地邀请设计师、策展人和画家参与,将设计、绘画、书法等元素融入菜市场,一次采购就是一段艺术之旅;苏州姑苏区双塔市集引进奶茶店、咖啡店、小酒馆等多种新业态,变成了兼具多种社区生活服务与生活美学的“城市会客厅”……菜市场不光可以买菜,也可以是时尚的社交场所、治愈的休闲空间,它正变得愈发精致年轻。
有人说,从菜市场的情景大概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样子。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改造正悄然进行。有的城市微更新,去除市场脏乱差,比如银川;有的则更进一步,注重功能提升,添加智能设备、延长服务链条、丰富消费业态,以多元选择和个性货品吸引客流,并为其附上社交属性。当然,价格亲民的“菜篮子”,不会因改造而失去底色。改造的深层意义,是把市井新生活装进“菜篮子”,让每个人都能以更舒适的体验,逛享生活之美。
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