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陈哲

玩转IP让土特产有了粉丝群

版次:16 作者:魏罗妮 杨韶华

陈哲和团队人员下枸杞基地调研筛选好枸杞。

浑圆可爱的身形,讨喜的表情,时而在田间劳作,时而在办公室发呆,萌态百变,再配上当下迎合年轻人喜好的趣味“网络热梗”和励志“金句”……这些元素,让以宁夏枸杞为原型的卡通人物“杞小强”,不仅印在了农产品的伴手礼包装盒上,还出现在年轻人的网络社交圈。这个IP的设计者就是新农人陈哲,毕业于北方民族大学,有创意且敢想敢干。通过全国知名创业大赛出圈的他,自2015年以来深耕土特产行业,共打造出30多种延伸产品,包括枸杞原浆、养生糖果等。凭借趣味的设计和能引起大家情感共鸣的传播方式,吸引了不少年轻客群,每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远销广东、福建、江苏等地。

新农人的“金点子”让农产品变消费品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西夏区的这家名为“趁枣崛杞”的品牌运营公司,在公司的产品展示柜台上,一盒盒充满国潮范儿的产品整齐摆放。与普通农产品不同,它们“穿”上了环保包装布袋,每款产品上的IP形象都有自己的“人设”,比如真实呈现打工人喜怒哀乐、幽默且有网感的“杞小强”,积极奋斗热爱生活的“枣小胖”……“IP可以通俗理解为‘知识产权’,一切与创意、设计有关的创造性内容都可归为IP范畴。有别于传统品牌营销,通过IP拟人化的营销,能够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对品牌的情感连接。”陈哲兴致勃勃地向记者说起自己的“农业品牌经”。他表示,打造品牌的基础是有优质的好产品,其次还需要产品被看见被记住。社交媒体时代,一个品牌能否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是能否走远的关键。

陈哲介绍,公司目前主营枸杞和红枣。为了保证质量,他们从货品源头抓起,确保产品是宁夏本土产的高品质产品。此外,在营销方式上,他也不按常理出牌。“在年轻人关注的各大节日期间,我们会开展线上线下趣味互动活动。比如IP‘杞小强’,会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带消费者去看宁夏地道枸杞的原产地,介绍相关知识。同时,设计各类趣味互动环节,比如邀请消费者与‘杞小强’一同认养枸杞苗、制作枸杞甜品等。让大家了解宁夏枸杞从种到销的环节,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同时,聚焦年轻人喜好,我们设计了‘打工人养生局’‘发量王者组合’‘爱爸妈要趁早’等系列产品,让枸杞、红枣等成为年轻人生活中的消费品。”陈哲说。

据介绍,目前陈哲已注册“趁枣”“崛杞”两个主要商标,其余注册各类原创IP达数十种。

小IP大能量 助力土特产出圈

陈哲表示,IP运营不是简单的动漫设计,其背后需要专业高效的供应链、运营团队等支撑。目前,全国各地不少省市试水这一全新的品牌营销方式,通过IP运营带火农产品品牌的操作案例也不在少数。

陈哲和伙伴们目前也非常看好IP运营背后产生的价值和机会。一方面,基于IP开发相应文创产品与深加工业,可以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另一方面,通过IP引流,有机会催生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业态,能把更多产值和就业机会留在农村。

目前,他们还不断衍生服务内容,在以往成功IP运营经验的积累上,为有需要的乡村提供IP品牌体系设计。“我们希望通过打造更多大众喜爱的IP,让宁夏更多土特产能有‘金名片’,让更多农产品品牌能通过个性化立体化的品牌运营趁早崛起。”陈哲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 魏罗妮 杨韶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