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不“圈养”“野”点又何妨

银川校园课间活动有声有色

版次:2 作者:李姝

北塔中学课间活动。

西夏区第十二小课间活动。

近日,山西晋中一位老师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课间圈养”现象: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诺大的校园空空荡荡。此事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学生的课间十分钟去哪了?记者就此实地走进学校,了解了银川中小学生课间十分钟是如何度过的。

课间十分钟活动多多

“课间十分钟的时候,老师会带领我们进行各项体育运动,开展智力游戏,比如跳绳的时候背一背象棋口诀;玩游戏的时候进行成语接龙。”西夏区第十二小学李佳琪说道。据介绍,在大课间,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活动,春夏是武术操,秋冬是跑步,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放松心情,舒展身体,缓解疲劳。

“我校严格落实国家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倡议,课间十分钟学生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我校的阳光大课间也能够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学生在体育课会学习篮球、足球、跳绳、武术等。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强健体魄,是中小学生茁壮成长的关键。”西夏区第十二小学体育组组长柳昕介绍。

在银川北塔中学,课间十分钟同学们的活动内容也十分丰富,打球、踢毽子,处处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气息。事实上,在银川很多学校,课间十分钟还是该有的样子。银川市第十八中学,课间十分钟班主任会带领学生进行体育课布置的中考内容进行练习,其中有两个课间是进行眼保健操训练。“课外活动主要由学校体育组统一安排各种活动,定期进行足球联赛、班级篮球联赛以及传统的‘万米’接力赛等,周五还设置了街舞、羽毛球、排球、乒乓球、跑步等一系列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该校相关负责人说。

老师不拖堂学生不逗留

西夏区第十二小学副校长朱兴亮介绍,学校要求老师不准拖堂,下课铃响后立即下课,要求所有学生要到室外活动,不准在教室逗留,低年级的学生由班主任老师或体育老师组织活动,高年级则由各班体育委员组织活动,活动包括打篮球、打排球、踢足球、打沙包、跳皮筋、跳绳等。

该校还收集了一些轮胎放置操场,供学生玩耍。特别是大课间,春夏季节,把中国传统武术融入到大课间中,武术大课间包括有五个部分:千字文、功夫扇、少年拳、体能练习以及放松练习,从学生基本的身体活动到热身,再到体能的拉练,到最后的放松,是一整套的练习;秋冬季节主要以跑步为主,根据年级高低安排跑步范围。

作为全国象棋特色学校,该校还把象棋特色融入到课间活动中,让学生在跳皮筋打沙包的时候背诵象棋口诀,比如“车走直线炮翻山,马走日、象走田”等,既丰富了学生的课间活动,也宣传了学校特色。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十分必要

“充分利用好课间十分钟,非常重要。我认为对班主任老师来说,课间的教育价值就在于引导学生文明有序休息,注重安全,使学生身体健康,精神放松愉快。”银川北塔中学相关负责人说。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助互爱、讲诚信、懂规则、行礼仪等意识,增进学生间的友谊。

“课间时间虽然很短,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这十分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对孩子心理和生理的一种弥补,它是防止和缓解身体和大脑疲劳的有效方法,坚持积极、文明的课间运动,可以日积月累起到健身强体的作用。”该负责人认为。同时,积极有效地利用好课间休息更是孩子快乐本性的一种回归,跟同学们一起在操场上跳绳、踢毽子、打球、做游戏,在大声喊着童谣中一起嬉笑玩耍,让孩子们放松了心情,释放了压力,这正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理念的体现。

此外,据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等专项运动技能。合理安排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记者 李姝 实习生 吕文慧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