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超:在阅读的海洋里畅游
版次:12 作者:吴璇
丁超在书店。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战争中没有女性》
打开丁超的微信,这名32岁检验科医生的朋友圈里满是关于读书的内容。虽然本硕专业都是和化学有关的,毕业后又成了检验科医生,但这个典型的理工科女孩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文学梦。
在家庭熏陶下爱上阅读
丁超出生于典型的书香家庭,她的父亲是一名大学教师,在对她的教导上一直坚持开卷有益。无论是言情也好,武侠也罢,只要她喜欢看,都会尽量满足,这让丁超养成了用读书来充实闲暇时光的习惯。“那时候爸爸的教工卡一次能借6本书,充分满足了我想看书的愿望。”
因为喜欢读书,丁超也开始尝试创作。小学五年级她写了一篇文章,偷偷投到了报纸上,没想到竟然被刊登了。“当时爸爸看到我的文章发表,比我还高兴,当即就奖励了我50元钱,这对那时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笔巨款。”丁超笑着说。
阅读的归宿是创作
阅读的最终归宿往往都是创作,丁超也不例外。在小学五年级那次初体验之后,她一直都很喜欢创作。工作后,一位大学同学向她提议,共同运营一个公众号,在上面发表自己的文章,丁超欣然同意。
有了这个公众号后,丁超的创作之门仿佛被一下打开,一发不可收拾。除了发表在公众号的文章外,她还将朋友去南极科考的故事写了下来,取名为《海誓》,发表在《散文》杂志上,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后来,她又先后给《散文》杂志投过很多次稿,发表过十几篇文章,她的散文还入选了百花文艺出版社的《中国新生代散文大展(90后卷)》。多次亮相文学刊物,也引来了不少报刊跟她约稿。
喜欢的作家和书籍
说起喜欢的作家,丁超回忆起大学时期的梦想,彼时的她刚刚读过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梦想开一家名叫“纯真博物馆”的书店,“希望退休后能够实现这个梦想。”
除了小说,科幻类作品对她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更是改变了丁超的人生轨迹。“阿西莫夫是很有名的作家,也是一名化学家。我学习化学,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喜欢这位作家。”
丁超有一个习惯,喜欢某个作家,就会连续读完他的所有作品。比如毛姆、黑塞、茨威格、帕慕克等作家的作品,都被丁超系统地读过。最近她正在读S·A阿列克耶维奇的《战争中没有女性》,“这本书让我大受震撼,从女性视角的战争记录,会把最残忍的一面展现出来,更具有反战意识。”丁超说,希望今后自己也能写出令人震撼的文章。
记者 吴璇